第06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质效提升

2024年全市经济稳中向好


本报讯(记者 李海)4月15日,信阳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细读去年的“成绩单”,可以从“增”“新”“好”等三大关键词看到信阳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劲脉动。

“增”势稳健:经济底盘稳固,活力持续释放。2024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07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9.5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86.7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587.06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16.3∶32.1∶5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010元,增长6.6%,彰显发展效率优势。

人口规模持续扩容为城市注入新动能。202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0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3.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77.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85%,比上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69万人。

消费市场同步升温。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8元,比上年增长6.3%;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871元,增长5.0%,折射消费升级趋势。

“新”潮澎湃:动能转换加速,创新驱动成势。新质生产力成为信阳2024年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7%、14.4%、9.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1%;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8.5%、21.4%、18.2%;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重为22.6%,较2023年提高8.5个百分点。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719份,技术合同成交额38.06亿元,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好”景可期:民生保障夯实,开放能级跃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6.1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18.75万人,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7亿元,“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1.07亿元,资助困难学生62.23万人次。

实体经济底盘持续夯实。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2%,集体企业下降78.5%,股份制企业增长8.4%,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0%,私人控股企业增长8.1%。分重点产业看,六大主导产业增长6.8%,传统产业增长9.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7%,高技术产业增长14.4%,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6.3%,高载能产业增长9.2%。

2024年“成绩单”,是信阳向“新”而行的见证,更是向“实”而进的起点。2025年,我市将充分激发经济活力,全力补短板扬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书写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