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勇)为破解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多、标准不统一等痛点问题,今年以来,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营商中心”)创新实施“访、查、提、促、规”五步工作法,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执法监管,构建起“事前报备—事中规范—事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期的营商环境。
问需于企,代表委员走访架起政企连心桥。为打破“会上听汇报、纸上找问题”的“隔靴挠痒”工作模式,今年信阳两会期间,市营商中心积极组织代表委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涉企执法检查工作的期望和建议。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年终各类检查过于集中、存在形式主义和重复检查等情况,该中心建立专项问题督办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把脉开方,立体化调研摸清监管症结。为确保涉企执法检查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该中心组织调研组,深入中心城区消防、环保、应急等部门实地走访,详细了解涉企执法的工作流程、标准规范、人员配备以及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实地查看执法记录、档案资料等,确保掌握的情况准确无误。调研组仔细梳理收集上来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引起市委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抓落实促发展”专题工作会,部署开展全市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数字赋能,“入企码”构建智慧监管新生态。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信阳市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获得感双重跃升。推行“一企一码”数字身份证制度,执法过程自动生成包含时间、事项、人员的“电子检查单”,同步推送企业端确认,实现执法有据、过程透明、争议可溯。通过数字平台,企业可对执法程序、专业程度、服务效果进行多维度扫码评价。
以点带面,现场推进会催生示范效应。为推动“扫码入企”工作全面落地,该中心构建“市级统筹、示范突破、全域跃升”的推进体系。组织召开“扫码入企”工作现场会,选取罗山县和潢川县作为示范点,分享其在推行“扫码入企”工作中的成功经验。通过“解剖麻雀—提炼经验—复制推广”,该中心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市,推动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真正实现“监管无处不在、服务触手可及”的改革愿景。
制度固本,协同联动筑牢法治屏障。为确保涉企执法检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该中心联合市司法局,加快推动《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出台。同时,该中心同步推进制度约束与服务赋能,组织编印《涉企执法服务手册》,通过清单式明责、可视化操作、全流程指引等方式,将抽象的执法规范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手中指南”,让企业在面对执法检查时能够清晰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