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基层、打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服务群众的长远之计,是提升社会治理的务实之举,基层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治理效能。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贯彻好省委“四高四争先”部署,引导我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把力量集中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服务落实在基层,将基层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主战场”“前沿阵地”,即日起,本报推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主题报道,全面解读党委决策部署,深入解码基层善治的“信阳路径”,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奋进力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王凌云
阳光明媚,清风拂翠。暮春时节,茶山环抱的楼畈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月14日中午12时许,随着管理员左玲将餐车缓缓推进幸福食堂,停放在餐桌旁,老人们的幸福“食”光正式开启。笑容与温暖,伴随着饭菜的香气氤氲在餐厅内。这一刻,“幸福”是有味道的。
“不用跟谁报批,也不用跟谁打招呼,来了就能吃,吃了就能走。过去,做梦也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落到自己身上,这就跟天上掉馅饼被我接住了一样!”这是94岁的谢裕亮老人在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幸福食堂就餐时的真实感触。
跟谢裕亮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81岁老人张金凯告诉记者:“我11点左右采完茶叶就在这里等开饭了。过去,我自己在家里做饭,因为不太会做,也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没想到,现在能免费吃,不仅干净卫生,而且每餐有两荤两素。党的好政策,真是落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啊!”
民生实事有力度,基层治理有温度。去年以来,浉河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有效利用位于楼畈村的董家河镇综合性中心敬老院闲置场地,充分整合政策、阵地、人才、社会组织、资金等资源,推动形成助老敬老的多元合力。自2024年11月起,(下转第二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