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淮 蚬


周明金

淮河里生长着一种形状像梭子的介壳软体动物——蚬,人们都叫它淮蚬。淮蚬垂直生长在河床的硬泥里。借助河水的不停流动,一些微型的浮游物成了它们的美食。羊脂玉似的蚬肉鲜嫩可口,营养价值极高。沿淮的人们很喜欢吃蚬肉、喝蚬汤。

蚬肉乳白剔透,特别滑嫩,性温,补气,低脂肪高蛋白。资料记载,淮蚬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具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抗癌之功效。缘于蚬的药用价值,吃蚬的人越来越多,渔民们钩上来的蚬,一上岸就被附近的人抢购一空,外地人极难买到。

淮河里的蚬,是母亲河馈赠给沿淮人们的特殊美食,但这种美食不是随处都可以获得的。蚬的生长对水质、水流、环境、食物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只能在某一段河段才能捕捞到。淮河中游淮滨到三河尖一带生长淮蚬,尤其是“豫南古镇”往流境内的淮蚬更是闻名遐迩。也许是水质的原因,淮蚬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无论是红烧,还是汆、滑、炖汤,都别有一番滋味。

镇上将农历十一月十五定为“月当头”。镇上的人大都相约在这天夜里喝“月当头”酒、品“淮蚬”。恰好此时被称作“淮河鲍鱼”的淮蚬初上市,又嫩又“鲜”。镇上有句口头禅:“喝口老酒,就口淮蚬,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淮蚬有很多做法:去壳后洗净,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逐个碾软后,连同碾出的浆汁倒进开水锅里,待水再开时立即捞出切丝放进滚油锅里稍加爆炒后,再把煮蚬的水倒入锅里,加上各种佐料配菜,做成“红烧蚬汤”;或者剁碎,打上鸡蛋,裹上少许面粉“油煎淮蚬”;或者切丝,打上鸡蛋,放面粉搅和均匀做成“滑淮蚬”;或者切丝配以腊肉丝、辣椒丝做成“爆炒淮蚬”……所以喝“月当头”酒时,除了其他菜肴外,“淮蚬”这道美味佳肴是绝不可少的。还没开吃,其“色”与“香”便弥漫开来,让人食欲大增,津唾浅溢。吃在嘴里,就一个字:“鲜!”

吃蚬时间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清明,此时的蚬依然肉肥而嫩,有诗曰:“沿淮二月柳初芽,正适河蚬出水沙。”在春季吃“鲜”,莫过于吃淮蚬。

淮蚬生长在水底硬泥的洞中,平时两片贝壳是张开着的。阳春三月,人们用铁条制成钓蚬钩绑在长竹竿上,然后将钓蚬钩往水底试探,钓蚬钩如果插到张开的蚬壳中,蚬壳就会迅速合上,紧紧地夹住钓蚬钩。钩蚬人将钓蚬钩提上来时,淮蚬也就被钩上来了。钩蚬人多是淮上渔民,他们有小船、专用的钩蚬工具和丰富的钩蚬经验。钩蚬是要技巧的,不光要知道什么地方适宜蚬的生长,还要掌握好什么季节、什么时间适合钩蚬。

从前,淮河水质好,鱼多,淮蚬也多,可那时吃淮蚬的人少,钩蚬人辛辛苦苦钩上一担蚬也卖不了几元钱。后来淮河水受到污染,淮蚬也跟着遭了殃——个小、畸形,肉质也大打折扣。人们不再想着吃淮蚬,也就渐渐淡忘了。近些年,国家花大气力治理淮河,水质有所改善后,淮河水中的动植物又能继续大量生存繁衍,淮蚬也重获新生。可能是因为遭受过重创,淮蚬家族的繁殖一直不景气。

为更好地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将淮河干流河段纳入统一的禁渔区。禁渔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禁渔时间4个月。蚬也受到法律保护,不允许钓。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