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瑞)日前,罗山县税务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结合基层税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要求,将普法宣传与税费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推出“咨询+调解+普法”三位一体的“方桌工作法”,实现普法“零距离”、争议“就地解”、风险“源头防”,让税法宣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一张方桌架起“连心桥”,普法解惑有温度。在罗山县办税服务厅,一张不足2平方米的小方桌成为纳税人频频驻足的“解忧角”。这里既是税费争议的“调解室”,又是税法宣传的“微课堂”,税务干部与纳税人围桌而坐,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政策理解不透、办税操作不熟”问题,通过“讲政策要点解疑惑、讲案例故事解心结、讲操作流程解难题”的方式,将普法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架起征纳“连心桥”。
三支队伍构筑“专业网”,提升普法精准度。该局组建由公职律师、业务骨干和行业代表构成的“法治智囊团”,持续开展税法宣传活动,推动普法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围绕复杂涉税难题开展联合“会诊”,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组团式”普法服务模式,为辖区企业开展多轮合规培训,持续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云端矩阵拓展“辐射面”,智慧普法加速度。该局借助线上平台,将“小方桌”模式延伸至云端,通过电话、微信、征纳互动视频等方式,与税费争议调处专家团队进行云端连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纳税人受益。同时,建立线上互动机制,纳税人可以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随时提问,税务工作人员及时解答,实现了普法的双向互动。
源头治理筑牢“防火墙”,合规意识深入人心。该局将普法融入风险防控全链条,数据预警精准滴灌,建立石材、成品油等行业风险监控体系,动态扫描企业申报数据,定期向企业推送“申报异常”“发票风险”等预警提示,强化事前管理,降低税收风险概率,推动从“事后纠错”向“事前防范”转变。同时,针对重点行业开展“一企一策”培训,并建立“普法成效台账”,定期回访企业合规整改情况,进一步跟踪巩固成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