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扫“码”入企 一“码”护商

我市全面推行企业赋“码”保护机制


本报讯(记者 张勇)记者昨日从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更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今年,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将全面推行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努力实现全覆盖。

“建立信阳市企业赋‘码’保护机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职能部门入企行为、畅通企业投诉渠道、为企业减负增效。按照‘规范检查、无事不扰,助企服务、应到必到,有求必应、畅通渠道’的原则,推动职能部门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调研服务等涉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助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入企公务活动需要使用赋码保护平台,一“码”入企,入企公务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调研帮扶、执法检查等。

同时,入企公务活动实行“扫码入企—企业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整个流程实现平台系统可追溯、全留痕。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可全面掌握全市各级各部门入企公务活动情况,规范入企公务活动程序,严格控制入企活动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企业赋“码”将在全市全覆盖。全市各级部门入企开展公务活动,应严格遵守“先扫码,后入企”的要求,主动进行入企行为登记备案,自觉接受企业和系统平台的监督。公职人员入企扫描企业赋“码”,应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专项执法、联合执法、异地交叉执法检查以牵头或组织单位扫码为主。企业接待人员对入企行为予以确认并对行政执法检查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价。赋“码”平台对企业评价进行实时监测,对事项办理评价为“不满意”的进行回访、分析研判、调查申诉和审核认定。全市各级部门入企开展活动,均要按照工作程序,向本单位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备。入企工作结束后,需及时将工作情况向单位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告反馈,公开入企活动过程和入企活动结果。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办公室将适时对各单位执行入企扫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压实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各县区的属地责任。根据数据分析报告和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对准确填报入企信息,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入企活动,受到企业欢迎、评价较高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计入营商环境工作日常考核。对不按规定进行扫码入企的公职人员,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