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近年来,旅游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更渴望获得深度体验、文化浸润与情感共鸣的“沉浸式旅居”。既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又不失传统生活的韵味,在快与慢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才是当代人真正热爱的旅居方式。
从茶园民宿的兴起,到露营经济的火爆,再到美食文化的出圈……信阳“慢生活”旅居转型,已见成效。信阳的“慢生活”魅力,不仅在于鸡公山的云海、南湾湖的碧波、茶山的层峦叠翠,更在于与之相融的生活方式。2024年国庆期间,信阳游客中90后、00后占比高达67%,年轻游客的涌入倒逼景区创新体验方式。
星宿川、孔雀岛、何家寨等露营基地的兴起,满足了年轻人对“松弛感”的追求;信阳菜产业发展中心通过美食节、烹饪课程,将“舌尖上的信阳”转化为旅游吸引力;“浉河烟火”在小酒摊、烧烤摊的基础上,串联茶艺表演、非遗手作等互动项目,则让游客在参与中感知“人间烟火”。此外,“毛尖啤酒”“信阳热干面”“毛尖冰激凌”等话题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成功塑造了“青春信阳”的文旅形象。
笔者认为,让“慢生活”成为文旅核心竞争力,需要在“留住游客”等方面持续发力。基础设施仍需优化,为应对假期旅游高峰期的停车难、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在探索景区接驳专线的同时,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缓解交通压力;服务细节决定体验质量,景区在注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同时,要完善智慧导览系统,让游客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一些小院或营地,要注重找出差异化、特色化,避免千篇一律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要鼓励本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让游客感受真实的信阳生活,让“网红打卡地”真正升级为“长红旅居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