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多维度视角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析


□薛彤 朱翅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培养终身学习者已成为当前社会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和关键特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调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进度,并通过自我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效率。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主选择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方面。从时代背景、国家发展需求、就业形势到个人成长成才等多维度全面认识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策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时代浪潮涌,睿思启智途。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元能力框架,实质上是大学教育阶段需要构建的核心认知迁移机制。高校教育通过系统性地培育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具有终身适用性的知识迭代框架。这种教育范式不仅聚焦于认知技能的内化机制,更着眼于塑造个体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变迁的核心素养体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始终保持竞争力。

第二,国之发展需,创新驱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跃迁的新阶段,“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战略转型推动人才需求发生结构性变革,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新领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为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前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就业竞逐烈,自学提实力。在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加剧与数字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偏差日益凸显。这种系统性错配导致大学生群体就业焦虑的持续升级,使得基于动态胜任力模型的职业竞争力评估框架中,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核心预测指标。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适应岗位并创新,为公司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现代职场要求员工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职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并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动力和能力,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个人成长途,自主筑根基。自主学习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路径。在思维培养方面,该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辩证分析能力。尤其在思想政治学习中,这种自主性促使学生系统构建价值判断体系,帮助其更深刻理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就个性化发展而言,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选择学习方向。这种灵活机制不仅能激发学习内驱力,还能促进专业知识与个人潜能的深度结合,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能力塑造层面,自主学习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多维素养的整合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设定并完成目标的过程,实质性掌握时间管理与任务规划的核心技能。这些能力可直接迁移至职场环境,提升应对复杂工作的效率。此外,持续的学习挑战与反思过程还有助于心理素质的强化,使学生在面对职业转型等压力时保持积极心态,这种抗压能力与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为个人成长成才筑牢根基。

综上,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当代高校学生必备的关键素养,从多维度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轨迹。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助于其成长和成才。高校应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紧迫性,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如此,方能为国家繁荣昌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共同进步与辉煌。

课题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202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2024JX80)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