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经济有特色 振兴有“栗”量


□袁媛

“山村地理位置偏僻。过去村民只能依靠收购板栗的商贩进行销售,优质板栗难以卖出理想价格,如今加工厂直接建到村头,村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昨日,罗山县高店镇泗淮村栗农刘欢表示,电商和加工产业重塑了板栗销售模式,带动了乡村振兴。据了解,2024年,全镇板栗电商经济收入超400万元。

高店镇盛产板栗。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单一销售渠道,产业收益常随市场行情剧烈波动。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归雁经济”,通过上门拜访、座谈等方式让“归雁”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新前景。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刘欢最终返乡创业。

如今,刘欢已是“罗山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其创立的六六农业成长为明星产业。然而,最初创业困难重重,一波三折。从厂房选址到许可证办理,镇政府跟踪指导帮助创立了工厂,又商定由生板栗向熟板栗转型。企业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在解决板栗销售难题的同时促进电商新业态繁荣。

“我们通过网络上市的产品有鹅块、山茶油、葛根粉、板栗、鸭蛋和各季节的水果。”优兴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近期已接收多个采购订单。”

近年来,该镇将板栗产业确立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2024年,全镇各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板栗实现收入8万元,带动11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惠及五保户、低保户等300余人。在提升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当地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深度延伸产业链,与郑州好想你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研发“豫罗红”油板栗新产品,叫响“罗山板栗”区域品牌。企业自主研发的“给栗日记”品牌已推出红枣油栗粉、油栗糕、油栗脆、冻干栗冰激凌、油栗羹等新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商超。

更富创意的是,该镇依托“幸福岛”600余亩栗林打造带状板栗森林公园,发展茶舍、露营、摄影、民宿等产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将板栗产品种植、精深加工与乡村休闲旅游、林趣民宿、特色餐吧、社交空间、户外露营等业态融合,促进板栗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实现城乡联通互动。

该镇政府负责人介绍,他们还谋划建设观光休闲大草坪加水系花镜5000平方米,建设“举个栗子”咖啡屋、农家特色餐厅、河边栈道玻璃房300平方米,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