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商城县伏山乡中心学校:

少年踏春启征程 红色薪火亮山乡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 讯 员 万菲菲 文/图

春风拂过茶山梯田,琅琅书声唤醒校园。阳春三月,商城县伏山乡中心学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该校将红色基因传承、乡土文化浸润、安全自护教育等相融合,以“传承、守护、成长”为主题,为全乡广大小学学生注入成长新能量。

薪火课堂:在中队角触摸历史脉搏

3月10日,伏山乡余子店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里罗城红色教育基地,将思政课堂搬到陈明义将军雕像、赵崇德烈士纪念广场前,以“行走的红色课堂”为题,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陈明义将军雕像前,学生们整齐列队,铿锵的少先队宣誓声在山谷回荡。辅导老师以将军“三过草地不言弃”的故事为引,将课本中的长征精神和眼前巍峨的雕像化成少年心中永恒的丰碑。当辅导老师动情讲述“23岁抗日英雄用生命照亮长空”的细节时,孩子们轻抚赵崇德烈士雕像底座镌刻的“夜袭阳明堡”战斗事迹文字,感动的泪水湿润了眼眶,孩子们纷纷将寄托着敬意的心愿卡系在纪念松的枝头上。

“以前觉得爱国很大很远,今天才发现,记住家乡英雄的名字、爱护这片土地上的花草,就是爱国主义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传承。原来英雄不是书本里的名字,而是和我们一样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该校少先队员梁雯熙在日记本里写道。红色的课堂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英雄的种子、传承的种子。

据悉,余子店小学六年级少先队中队现已面向全校发起“红领巾讲解员”招募计划,决定组织专门队伍,把里罗城里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守护课堂:在田间筑牢安全防线

“哇,交警叔叔的手势真威武、真优美,好像在指挥交响乐!”伏山乡中心小学周梓妤同学举着用野花编成的“指挥棒”兴奋地说。新学期,该校把“守护课堂”搬到春意盎然的田野间。

3月21日,该校邀请商城县公安局伏山乡派出所民警徐洋,在花海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让“筑牢安全防线”的话语随着花香沁入心田。从“花海拍照谨防车辆盲区”到“田埂窄道避让农机”,枯燥的交通法规被转化成“田间生存指南”。学生们跟着徐洋模拟路口指挥手势、学认反光标识,还在花丛中玩起“安全飞行棋”——答对题目才能跳过水坑、绕过“风险陷阱”。孩子们用画笔将安全知识“翻译”成童真语言、做成画报。活动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充满想象力的画报送到徐洋手中,徐洋一边点评,一边笑着说:“这比我们普法宣传册上任何一个案例都‘鲜活’!”

“本次活动是‘守护课堂’系列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后续将组建‘红领巾安全小卫士’志愿队,把学生们的画作制成乡土版安全警示牌,力争让孩子们的童趣点亮乡村更多的角角落落。”伏山乡中心小学校长陈宏涛表示。

成长课堂:在茶香中书写春日篇章

“一芽一叶轻采下,炒青揉捻见匠心”。日前,伏山乡云峰茶坊的陈师傅在炒茶现场给南冲小学的孩子们演示杀青、揉捻、烘干等传统制茶工艺,铁锅翻飞间茶香四溢。作为开学劳动实践第一课,南冲小学将课堂搬到茶山,孩子们有的腰系竹篓,有的直接提着塑料小桶,跟随茶农一起上茶山,学习“提手采”采茶技法。从分辨老嫩叶到体会“晨露茶”的珍贵,当孩子们亲手参与炒制的茶叶最终成型时,该校五年级学生唐祎萱捧起茶叶轻嗅:“我要把这‘春天的味道’寄给外出打工的爸妈,告诉他们家乡的新茶和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一样香!”南冲小学负责人夏霄霄表示,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情感教育深度融合希望孩子们懂得成长如制茶,需经磨砺方能回甘。

“我们要让山里的孩子既能触摸到历史的厚度,也能领略到时代的风采。”伏山乡中心学校校长王杨表示,下一步,中心学校将持续开展“红领巾走读伏山”系列活动,让思政教育从“说教”走向“体验”,在田间地头、作坊车间中生根,真正在少年儿童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