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祭扫不带火 文明过清明


——市林业部门森林防火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高晶晶

3月26日,在鸡公山林场的一个检查点,两名林场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即将进山的群众填写信息,并劝导他们不得带火种进山。旁边的桌子上,喇叭连续播放着森林防火的注意事项,提醒着来来往往的群众。

“这几天是祭扫的高峰期,我们在各主要进山口都设置了卡点,严防带火进山。”鸡公山林场副场长刘乃辉介绍,整个林区共设置9个瞭望点、6座检查站、2座瞭望塔,并在各主要路段和重点火险区设立16条巡逻线路。护林人员每天进山巡逻,与瞭望点相互配合,提升预防能力。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6000余名护林员遍布进山入林路口,通过在关键点位设卡布防,做到不留死角、能设尽设,尽全力把火源阻挡在山下林外。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清明假期临近,叠加气温上升,近期全市森林防火压力增大。市林业局全力加强人员和物资配备,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全力守护好我市森林生态安全。

我市是典型的农林交错生态区,拥有集体林地占比90%的广袤林区,林情复杂,防火形势严峻。有关统计显示,全市重点林区分布着30多万个坟头,林下枯枝落叶可燃物较多。加之松林面积达218万亩,松针、松果等燃点低、易燃物质密集,稍遇火星便可能引发山火。

为层层压实责任,我市以林长制为依托,压实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责任,着重明确乡村、国有林场护林员和森林经营单位法人巡林护林责任,市县林长加强巡林督导解决隐患。市林业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成立专项督导组,累计深入督查156人次。同时,省林业局包县同志也驻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级网格员和护林员“盯查路边、村边”“看卡口、入口”,及时发现、制止和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加强林内巡护和责任管护,坚决将火灾隐患拒之山林外。

为提升林场森林防灭火能力,南湾林场专业森林消防队开展了多次消防演练。“林区水源有限,实战演练中,我们进行了多水泵串联模拟训练,能够在落差80米的情况下开展连续供水。”该林场防火科科长马远超说。

在减少可燃物上,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市林业局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隐患340处。各林区针对重点林缘、林边部位可燃物,开展实战演练,进行计划烧除,主动消除火灾隐患。商城县、光山县等防火重点县开展实战演练和计划烧除114次。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防基础设施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去年以来,全市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352公里,建设管护用房77座。无人机、巡护摩托车、运输车、灭火水车、巡护快艇等设备都进行了更新,新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26套,提升火情综合防控能力。“我们林场升级了远程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热红外成像前端设备,并购置了配备高倍镜头和喊话器的无人机。‘人防+技防’有效提升了防控能力。”新县林场副场长夏彬介绍。

“清明节期间,针对一些坟头墓地,我们实行墓主直系后代责任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并宣传防火要求。我们还与村里、社区联系,通过群发消息,提醒群众‘文明祭扫,无火清明’。”市林业局防火科科长杨博表示,“在林区用火、焚烧纸钱、放鞭炮都是法律禁止的,造成火灾将触犯法律。”

清明节临近,市林业部门再次倡议: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希望大家积极配合防火措施,文明祭扫,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