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固始县:“红色物业”擦亮“幸福底色”


□朱黎明

“顾大爷,您好!我是咱们社区的报到党员小张,今天上门来给您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3月20日早上刚过八点,固始县蓼城街道幸福社区居民顾大爷就听到了敲门声。

近年来,固始县创新机制、优化服务,通过织密“红色体系”、创新“红色机制”、打造“红色品牌”,构建了“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优质服务全方位、社区治理全融入”的工作格局,全力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事。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体系”

该县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指导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打通“神经末梢”。该县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红色管家(楼栋长)+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按照“一小区一支部”的原则,先后在符合条件的194个小区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建立175个网格党小组、284个楼栋党小组,选配308名楼栋“红色管家”,构建全覆盖的“红色脉络”。

聚集红色力量。该县实行街道班子成员与小区结对,鼓励小区党组织委员和业委会委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同驻地社区认真落实“党建联盟”制度,拓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成果,引导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功能型党支部组建、小区治理,充实“红色队伍”。在物业服务企业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推进党员佩戴党徽“亮牌”上岗。

畅通协调机制。该县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机制,在小区开设“居民议事厅”,推行“社区联席会”“小区红色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制度,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抓总、各方联动、企业先行的物业服务管理新格局。

创新机制,汇聚“红色动能”

该县立足小区居民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的实际,强化服务先行理念。树立服务导向。从党建工作、服务能力、社会评价等维度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动态监管,运用小区公开栏、业主群等载体,公开“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体系框架、职责任务、服务承诺、公共收益等事项,接受小区居民监督。

提升服务效能。该县联合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物业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用好用活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联盟单位“接单”的方式,形成工作闭环。今年以来,累计形成“需求清单”52项,引导52家联盟单位结合职能实际提供“资源清单”60余项。

创新服务模式。该县积极开展认人、认亲、认事的“三认”活动,引导报到党员每人至少认领一个服务岗位,联系3户“特殊户”,每季度上门走访一次、每年至少办好一件实事。县直单位结合自身特点、业务职能,通过“党建联盟”延伸工作触角。如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禁毒大队深入联建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及禁毒知识宣讲活动;县卫生健康委、县人民医院等单位深入联建社区组织开展义诊活动。

共建共享,擦亮“红色品牌”

该县整合各类资源,建设14个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示范点,为精细化服务提供“样板间”。

示范引导不断增强。该县在人口密集的社区,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打造6个集“医、养、食、娱、育”为一体的“俏巴邻里”,解锁15分钟便捷生活圈。社区联合物业企业共同打造“爱心餐厅”“爱心超市”等红色品牌,为辖区居民提供养老助餐、“优品速达”等服务,搭起党群“连心桥”。

服务项目不断完善。该县将志愿服务融入“红色物业”,推动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开展“红色物业+便民服务”“红色物业+托幼服务”等特色服务,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开展“党员服务日”“关爱空巢老人”“党员护学岗”等活动。近年来,全县探索实施社区助老“情暖夕阳”等服务项目167个,提供邻里守望、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2100余人次,让居民真切享受到了治理成果。

“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该县以“红色物业”为抓手,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处置,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件明显减少,让“民呼我为”的服务清单化作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