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无事不扰 有事必应


我市推行“扫码入企”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 张勇)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让涉企行政检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3月20日,全市“扫码入企”工作现场会在罗山召开。

会前,与会人员前往信阳中毅高热材料有限公司、罗山县佳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体验“扫码入企”,并听取企业负责人对“扫码入企”、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罗山县、潢川县分别介绍了“扫码入企”工作落实情况,信阳联通公司业务人员讲解了“公务入企码”的操作流程。

“扫码入企”是我市主动适应数字化浪潮、积极探索创新的一种监管方式。2023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信阳市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全市职能部门参观访问、调研帮扶、执法检查等入企公务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市纪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工作部署有效执行;市司法局不仅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还积极牵头制定了《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市场监管局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市“扫码入企”工作逐步规范,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经营主体和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建立健全“扫码入企”机制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要在落实上雷厉风行,以责任落实确保制度的刚性执行。加强执法监督,定期对执法人员“扫码入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要以数据赋能推动治理效能提升,深化平台功能应用,加快开发“入企频次预警满意度分析”等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综合评估。将“扫码入企”工作质效纳入全市营商环境日常监测,以机制创新构建长效保护屏障,践行“无事不扰”,确保“有事必应”。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入企活动进行监督,对不规范的入企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扫码入企’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服务意识与质量的直观反映。全市各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大局上来,使‘扫码入企’成为促进政企互动、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共同打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营商环境品牌。”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