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立堂
2025央视3·15晚会,堪称一年一度的“商家照妖镜”,也是老百姓关注的“消费黑幕大起底”。每至此时,总有一批不良商家原形毕露。今年“荣登”黑榜的“保水虾仁”,令人瞠目结舌,怒火中烧。
且看那所谓的“保水虾仁”,一斤之中竟含七两冰!这哪是售卖虾仁,分明是打着虾仁的幌子卖冰,虾仁反倒成了“赠品”。匪夷所思的是,生产这些虾仁的企业员工,对自家产品的“猫腻”心知肚明,却坚决不让其“踏”入自家厨房半步。这就如同制毒者绝不会沾染毒品,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深知此乃危害健康、不可入口之物!
这些不良商家的行径,着实令人难以理解。为了蝇头小利,无所不用其极。老老实实做好虾仁,以品质赢市场不好吗?偏要剑走偏锋,给虾仁裹上一层厚厚的“冰铠甲”。如此一来,重量是增加了,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消费者满心期待地将其买回家,本欲烹制美味,可待解冻之后,盘中大半是水,虾仁所剩无几,岂不是花了冤枉钱,只落得一场空欢喜!
“保水虾仁”事件,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一些商家丑陋的灵魂。在利益的诱惑下,他们将诚信与道德全然抛却,对消费者的权益视若无睹,亦全然不顾自身行为给整个食品行业带来的恶劣影响。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能填满自己的钱包,便万事大吉。殊不知,市场是有记忆的,消费者更是有辨别能力的。一旦丑闻曝光,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信任,长期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也将瞬间崩塌。哪怕是声名远扬的老字号,在这般丑闻的冲击下,也必将摇摇欲坠。
不过,面对此类乱象,也并非全然令人绝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可谓煞费苦心。这不,“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即将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这一系统的问世,犹如为消费者配备了一件强有力的“维权神器”。今后一旦遭遇不良商家,消费者便有了倾诉与维权的渠道。
此举报系统一经上线,那些不良商家怕是要如坐针毡了。以往,他们或许还心存侥幸,以为自己的不法行为无人知晓。如今却截然不同,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将他们的恶行公之于众。这恰似在不良商家头顶高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落下,令其为自身的错误行径付出惨痛代价。
不难想象,日后那些不良商家在生产食品时,内心定会惶恐不安。他们时刻担忧自家产品被消费者举报,被监管部门查处。或许在偷偷添加违禁物时,双手都会因恐惧而颤抖。如此情形,怎能不让人拍手称快!
当然,维护食品安全,仅靠一个举报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消费者自身也需提高警惕,多留个心眼。在选购食品时,切不可只看价格与外观,更要仔细查看产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一旦发现有任何可疑之处,坚决不买。同时,我们还应增强维权意识,若不幸买到问题食品,切不可怕麻烦,务必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唯有消费者团结一心,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方能让不良商家望而却步,不敢再肆意妄为。
话到此处,让我们再回到“保水虾仁”事件,期望此次曝光能如一记重锤,敲响整个食品行业的警钟。商家们应当深刻反思,摒弃那些歪门邪道,用良心做好产品,将消费者的健康置于首位,这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若妄图通过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最终必将被市场无情淘汰,遭受消费者的唾弃。老百姓所求不多,不过是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饱含着对生活品质的基本期望。希望在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与广大消费者的共同监督下,这一目标能够早日实现,让诸如“保水虾仁”之类的闹剧,从此绝迹于市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