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昨日上午,68岁的市民魏淑慧干完家务,就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前往羊山新区政和街道白高庙美好邻里中心。她们有的参加合唱,有的练习舞蹈,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现在的养老服务真贴心,我们的晚年生活更舒心!”魏淑慧感慨地说。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就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画卷。信阳老年助餐入选民政部典型案例,我市入选2024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城市。新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县;商城县、新县围绕养老服务,完成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初步答辩。
同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培育了圣德健康养护中心、固始上善康养、罗山福海康养等一批品牌化、专业化养老机构,打造多元社区养老样本。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设572个助餐场所,完成39所美好邻里中心建设,提供养老托老、社区助餐、居家“六助”、文化休闲等服务。大力推进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持续推动社区助老“幸福大巴”运营管理。完成8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深入开展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提升专项整治,对全市161家乡镇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推进34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戴畈模式”“汪桥经验”不断推广。加大养老人才培养力度。全年培训人员3487名,新增养老持证人才2143人。开展“物业+”“家政+”“护理+”养老服务行动,吸引人才跨行业、跨领域融合。
在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进“敬老文明号”及“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评选推荐工作。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积极推进新时代“银龄行动”。谋划制定我市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制定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老年助餐服务等工作专项措施。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建设的措施。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企业。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