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打造多端融合政务体系

实现服务“一次办”“一窗办”“一呼应”


本报讯(记者 张勇)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精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需跑多个部门、登录多个网站、拨打多个电话的问题,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自去年以来,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探索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新举措,旨在实现办事方式的多元化、办事流程的最优化、办事材料的最简化以及办事成本的最小化。

破立并举解多“门”。该局对政务服务部门内设机构和审批流程进行了结构性重塑,落实了“局长+1”和负面清单制度,确保部门审批授权到位、事项进驻到位,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同时,该局在市、县两级大厅创新探索了“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改革,引进了第三方政务服务团队,开展标准化综合受理、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在全省开创了政务服务职业化的先河。

系统融合通多“网”。该局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总入口,不断加大平台优化升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PC端、移动端、大厅端、自助端、客服端(12345热线)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快了市建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联通,将原办理不动产涉及的多部门多平台重塑融合为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

此外,“六位一体”整合多“号”。该局建立了政务服务小程序,全方位汇聚了“企业码”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便民服务热线、“有诉即应”窗口、“互联网+监管”监督投诉、线上线下政务“双评”等“六位一体”的诉求渠道,实现了渠道多方融合、处置派单办理、督查跟踪问效、矛盾提前化解。

借力改革强基层。该局创新推行了乡镇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全市标准化建成了221个乡镇党政便民服务大厅,推动150项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和部分县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乡镇办理,实现了高频民生事项的“就近办”。

“一门”促进“一次办”。该局通过“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落地实施,推动了审批入驻、流程优化和人员精简,倒逼审批部门资源整合、服务高效集中。群众只需“一次取号、只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就办成”,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一网”推动“一窗办”。该局通过多网向一网的融合,实现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服务功能,形成了四级协同、数据互通、功能一体、服务同质的政务服务体系。不动产交易登记的平均办理时长缩短了80%,材料减少了70%,不动产登记证书已实现自助打印、立等可取。

“一号”实现“一呼应”。该局通过“你呼我应”的“六位一体”诉求渠道,建立了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动了政务服务投诉预警处置的优化升级。现在,已实现渠道多方融合、处置一键办理、矛盾提前化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