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挺膺担当 干字当头

2025年信阳政法这么干


□本报记者 韩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也是我市从“大发展”迈向“大跨越”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信阳政法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弘扬实干精神,在现代化信阳建设中把准定位、锚定目标,奋勇向前。

2月27日,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信阳、法治信阳,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等重点任务,对2025年政法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关键词一

平安信阳建设

平安,发展之基、民之所盼。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是平安建设的根基。如何推动平安信阳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会议进行了重点阐述。

——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健全常态长效制度机制,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加强综合治理,持续提升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带长”优势,做好法治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有序。

——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市、县、乡、村四级网格为基础,完善“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机制,统筹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群众力量,强化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最小单元”。同时,着力强化治理平台数智化赋能,深化“互联网+”服务,推动110报警平台与公共平台深度对接,以科技手段赋能政法工作。

关键词二

法治信阳建设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必要条件。如何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深化推进政法高效能改革,一体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彰显法治之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信阳?会议要求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筑牢法治之基。围绕地名管理、公益诉讼等推动出台法规规章;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加快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依法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调解工作,推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学会“法学专家+站点”融合发展,实现“站点吹哨、专家报到”。

——厚积法治之势。抓好基层人民法庭、派出所、派驻检察室、司法所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执法司法监督与检察监督有效衔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市、县、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全覆盖。

——彰显法治之力。紧盯知识产权侵权、非法经营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三

锻造政法铁军

“要自觉讲政治、重法治,持续提能力、转作风,完善和落实党管政法工作制度。”会议全面阐述了如何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深化党委政法委系统改革,完善安全稳定领域督导制度,完善执法司法领域监督制度,真抓实干、务实重干,以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体现政治忠诚、彰显政治担当。

——强化能力提升。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善于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新手段,推动科技应用与政法工作有机衔接、融合创新;保持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强化作风建设。要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始终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到矛盾一线、问题多的地方实质性化解问题;始终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示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

——强化严管厚爱。层层压实政法机关党组(党委)从严管党治警责任,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定不移惩治执法司法腐败。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措施,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力度,持续增强政法干警职业荣誉感和队伍凝聚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