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涛 文/图
鸡公山上百花开,南湾湖畔享自在,美丽茶乡待客来……春日里的豫南大地,山水如画,茶香四溢,处处是朝气蓬勃的景致。近年来,浉河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双向奔赴”,不断擦亮“毛尖源地·山水浉河”品牌。
日前,我市开展了“信阳小院”观摩活动。观摩团在浉河区先后观摩了旭苒小院、松林苑、风信草堂小院、花悦庭度假山庄、见山小院、小满耕读书屋、南湖书院等场所。据了解,为积极顺应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浉河区通过引入主理人、招募投资人,整合储备丰富资源,创新采用“2+1+1+6”合作模式,实现村民、村集体、运营公司、大小主理人及政府等六方共赢。这一模式不仅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乡村体验的热切追求,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逐步成为乡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亮点与新引擎,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区已招引外来主理人8人,培养本土主理人42人,初步形成了浉河文旅的“主理人圈层”。
推进“信阳小院”项目建设见成效,是浉河区以多元业态释放文旅新活力的一个缩影。畅通旅游新体验,该区全力构建旅游公路“六大环线”,建设精品旅游公路100公里以上,精心规划多条茶旅线路,开通环南湾湖旅游客运环线,以及L2、L3两条客运班线,新投入40辆旅游巴士,形成环南湾湖客运旅游专线;点亮乡村旅游新亮点,全区新建主题民宿36家、露营地29家、茶庄园37家、精品文旅点位40个,“孔雀岛露营基地”“杉屿营地”“何家寨露营基地”“枕溪秘境”“归拙园”等民宿集群从“点上萌芽”向“遍地开花”、从“单一吃住”向“多元经营”、从“各自为政”向“抱团发展”的转变;点燃文旅新活力,“浉河烟火”植入非遗市集、岚LINE屋顶咖啡剧场、网红打卡点等沉浸式文旅场景,青春业态、地道美食、“买拍游逛”引来人气持续火爆,木机厂重生蝶变为特色文创园,浉河老茶馆、美食市集、非遗展演、元宵灯光秀等品质文化供给,成功激发了假日文旅消费潜力。
2024年举办的“潮聚浉河 年在一起”短视频大赛,话题播放量近2000万次;同年承办的中国旅游日河南主会场启动仪式、河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市文旅文创大会浉河区现场观摩会、毛尖市集、“浉河烟火·非遗市集”等大型活动,持续叫响着浉河区的文旅品牌;着力培育“游信阳 品毛尖 八大山头九道湾”文旅IP,编排《八大山头九道湾》沉浸式情景演绎,在苏州、南阳等地成功推介;邀请省内36家旅行社来我市开展“金秋九月 畅游信阳”踩线活动,积极招募“头部旅行社”,吸引新东方、康辉旅行社等头部旅行社入驻,为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传播,拓展客源市场,浉河区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极大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由小到大推动点位‘聚沙成塔’,着力构建以鸡公山为‘龙头’,两湖区域为‘龙身’,G107、G312、环湖路沿线为‘龙骨’,星宿川为‘龙尾’的大文旅发展格局。”浉河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着力推动域内“慢摇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邂逅浉河烟火”四大片区提质升级。目前,该区已谋划项目159个,鸡公山片区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做到“山顶亮、山下火、全域活”,南湾湖片区重点打造水陆两条环线,将“八大山头九道湾”打造为陆上环线和水上特色观光线路。
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将大力发展“浉河烟火”经济,以木机厂为基础,构建特色国潮文商旅综合体,与鄂豫皖纪念馆、“大别红营”形成区域联动,建设“大别红营”大本营;星宿川片区以出山店水库周边区域整体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业内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瞄准“南有湖州安吉村咖,北有信阳浉河小院”定位,全域推广“信阳小院+”模式,通过“小院经济”激活闲置资产,低成本打造慢生活休闲空间,带动文旅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