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患”位思考 爱院如家


——访罗山县周党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宗武

□本报记者 李亚云 袁野

“零负债运营”“诊疗能力跃居中部乡镇前列”“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成功晋级二级综合医院”……当前,在诸多乡镇卫生院运转困难的大背景下,罗山县周党镇中心卫生院却像一个脱颖而出的“优等生”,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该院“领头雁”李宗武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昨日,记者走进罗山县周党镇中心卫生院,听李宗武讲述他“患”位思考、爱院如家的故事。

步入周党镇中心卫生院,宽敞明亮的门诊楼、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一张张干净整洁的治疗床,前来看病的患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乡镇卫生院中,这些场景都极为少见。

“把医院的事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儿,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儿。把医院的日子当成自己家的日子,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把患者当家人一样照护,就能赢得群众的满意。”李宗武开门见山,道出了自己管理医院的秘诀。

近年来,该院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服务获得感为宗旨,抢抓机遇,主动求变,整体业务水平稳步提升,于2021年积极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了9242平方米的改扩建项目,新建了综合楼,购置了四维彩超、高端心脏彩超、国内先进40排CT等197台设备。

医院在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卫生院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于2023年成功创建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病区及急诊医学科。2024年,医院接诊住院患者2216人次,门诊患者10.8万人次,业务收入达到2600万元。

“不铺摊子、不增债务是我们的铁律,就像管理一个家庭一样,要勤俭持家,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李宗武告诉记者,多年来,医院每年从收入中抽出部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和人才引进,却未新增任何债务。

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科学规划科室设置、人员配置和设备采购,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如今,医院能够开展胆囊切除术、妇科手术、美容缝合术、中医正骨术等多项手术,在中部地区农村乡镇医院位居前列。

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该院每年选派多名临床医生和辅助科室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学习。人才“引育用留”的连环招,让这家乡镇医院有了发展底气。通过“外引专家+内培骨干”模式,医院引进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初级医师14人、护理主管中级6人、初级22人,稳居全县乡镇医院前列。

就医环境改善了,诊疗设备更新了,医疗技术提升了,该院对周边乡镇的服务辐射效应显著增强,业务范围涵盖全镇23个行政村,辐射周边7个乡镇。

“患者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李宗武说。为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该院通过“患”位思考,聆听患者心声,解决就医需求,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李宗武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工作,打造全链式医养结合实践样板,创建乡镇卫生院透析中心,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投入力度,提升人才队伍业务水平,让基层群众的健康生活更有“医”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