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师范大学——

构建“四维一体”巡察监督体系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刘洋

“通过培训,我对‘从哪查、查什么、怎么查’有了清晰认识,对开展巡察工作充满信心。”近日,信阳师范大学一名被抽调参加巡察的年轻干部在参加该校组织的高质量开展校内巡察培训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信阳师范大学党委通过构建“树立标准化政治监督标尺、汇编巡察方式方法指南、统筹‘1+2+N’协同联动机制、编制可视化流程图表体系”四维一体的巡察工作体系,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高校特色的巡察监督模式,全面提升巡察质效。

树立标准化监督标尺,破解“方向模糊”难题

开展巡察工作时,一定要准确掌握“三情”:一是“上情”,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树好政治标尺;二是“下情”,全面掌握被巡察单位各方面基本情况;三是“行情”,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找准定位坐标系,巡察工作便有了整体思路和方向。在具体工作中,聚焦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等重点领域,通过“细、联、记、通”四步工作法,即注重细节、对比关联、及时记录、互通有无,深入查找被巡察单位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落差、偏差。

汇编巡察方式方法指南,破解“不会监督”难题

“我从未在学院工作过,该如何深入查找学院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学校各项要求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呢?”为了帮助巡察组新人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该校党委系统总结了自开展巡察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并将其汇编成巡察方式方法的“四步诊疗法”指南。具体步骤如下:一是查,建立“三查”工作清单,检查三会一课、理论学习、党政联席会记录,并核查相关细节和注意事项;二是谈,整理了与班子成员、教职工、学生代表访谈的重点及技巧;三是听,听取被巡察党组织关于党建、事业发展、干部队伍、财务等重点事项的汇报;四是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列席有关会议等方式,真实了解被巡察党组织的决策方式和程序,评估其是否符合民主集中制规定,并发现党组织作用发挥、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四步诊疗法”,有效提升了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统筹“1+2+N”协同联动机制,破解“单兵作战”困境

该校党委建立了“1+2+N”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凝聚了广泛的监督合力,共同耕好“责任田”。“1”代表党委巡察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代表组织部和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协助开展巡察工作,并承担巡察整改的日常监督责任;“N”代表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审计处、财务处等部门在人员选派、情况通报、政策咨询、问题研判、措施配合、整改监督、成果运用等方面积极支持巡察工作。同时,实行“巡审联动”的“政治体检”和“经济体检”组合拳巡察机制,打造重点突出、靶向发力、协同联动的监督网络,真正实现巡察监督的同频共振,切实提升巡察工作的专业度和精准度。

编制流程图表可视化体系,直击“重点不清”痛点。精心编制“一图一库三清单”,形成巡察监督流程化、标准化的可视化体系。“一图”是“巡察工作流程图”,系统梳理从巡察准备到立卷归档的7个阶段、49个环节的全过程,明确各阶段关键任务和方法步骤,构建了一套内容全面的框架体系。“一库”即建立典型案例库,收录高校巡察工作案例及立行立改事项共127个。同时,细化“三个清单”:制定“监督重点清单”,分类明确学院书院、职能部门、教辅单位等3种类型二级党组织的监督重点,确保政治监督精准无误;编制“《巡察监督重点检查内容及方法》清单”,以层级结构网状表形式梳理出4个聚焦、12个监督重点、75个问题表现,明确检查方向、目标及方法;建立“政策依据清单”,整理上级文件及学校规章制度共112项,为巡察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参考依据。打造“按图索骥”的图表参照体系,确保巡察工作高效、精准、有序开展。

“通过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高质量开展政治巡察工作、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决心,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该校纪委书记李荣胜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