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学习为本,做人当先。”这是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孟晓银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孟晓银从教20年,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先后荣获“信阳市优秀教师”“信阳市骨干教师”“信阳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信阳市文明班级”。
孟晓银现任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高三(27)班班主任,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学生,高度警觉地关注每位即将迎接高考的学生。从早到晚,班级是他的主阵地,学生是他的中心,全心尽力为学生服务是他的主业。工作周期循环,苦乐相伴,信念坚定,信心满满。
严谨缜密,独特教学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孟晓银有着同其他物理老师一样的严谨缜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三思所得,所写的每一处板书都工整规范。这份难得的认真,不仅是孟晓银作为一名理科老师的特性所在,更体现了他工作上的认真以及对学生的负责。
在世人眼中,物理是复杂、抽象的,但在孟晓银的课堂上,他化繁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扑朔迷离的电磁感应、望而生畏的天体运动等深奥的物理知识,在他口中像是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仿佛不是老师在传授物理的美妙,而是物理本身在展现它的精彩。学生在沉浸之余,不忘震惊;震惊之余,也不忘暗道一句“原来如此”。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孟晓银选择因材施教。面对程度好点的学生,孟晓银激励他们精益求精,在脚踏实地中向更高、更远处迈进。而面对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孟晓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注重基础,一步一步走得虽缓慢但也会有脚印。同时,孟晓银秉持教学相长的理念。在课堂上,他总会提问学生讲题,让学生自己叙述对一道题的理解与解题过程,还经常组织小组讨论,尽量让每位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得以讲述。
端正思想,细致育人
“教育,教书育人。”孟晓银在育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要先有一个端正积极的思想,再谈一个心安亮眼的分数。他认为,分数只是对平常学习过程的一个反映,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面情况。
孟晓银特别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一次大考之前,有些学生对考试有紧张与抵触情绪,备考过程懒散,漫不经心,人心浮躁。一时间,这种颓废的风气弥散全班。孟晓银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所在,当机立断,利用自习课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用有力的语言与豪迈的气概,把学生畏惧考试的阴云赶走,重拾应考的信心。
孟晓银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坚持“爱心放在首位、耐心放中间、细心放四周”。勤跟、坚守、细观察,是他的法宝;早到、晚走、多陪伴,是他的常态。
有些同学心理素质差,考试成绩不理想,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时常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甚至自暴自弃、自我封闭。孟晓银总会第一时间发现,开导、鼓励、陪伴,就像父亲一般,与这些学生谈心,倾听学生倒苦水。学生情绪激动时,他耐心安抚;待学生平静下来向他求助时,永远没有冷漠,只会有暖人安心的抚慰与建议,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大扫除活动。孟晓银从不摆架子,而是积极参与大扫除活动,撸起袖子,拿起拖把,与学生们一同挥洒汗水,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良好的就寝环境也同样重要。孟晓银深入学生寝室,带头改善就寝环境,指导学生整理寝室内务,教学生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乐趣。
孟晓银不是一位拘谨的老师,他既可以授学生以知识,给学生以启迪;也能在学生玩耍的时候轻松加入,与学生一起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他对运动的热情,以及那颗乐于与学生一起快乐玩耍的可贵童心,常常带给学生欢乐。
甘于奉献,桃李不言
在学校,学生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磕磕碰碰,但孟晓银从不忽视这些细节,总是叮嘱学生照顾好自己。遇到身体不舒服、难受的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建议学生去看医生。他认为,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健康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孟晓银总是不辞辛苦,开车把学生送往医院,在家长没到之前,自己承担着照料学生的责任。
天气炎热时,孟晓银会不时买来几个大西瓜,切给学生们吃,让学生们在学校也可以体验到清凉一夏的美妙,缓解暑天带来的燥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孟晓银对待学生宽容,但绝不放纵;严厉,但从不苛刻。他把最好的都留给学生,或许言语不多,却正如树上的桃李,虽无言,下自成蹊。
班主任工作虽平凡琐碎,但孟晓银依然充满热情和执着,引导学生高中三年的方方面面,驱使他们向好向善;更似一位益友,陪学生跨越沧海横流、闯过雄关险隘,与学生一同经历风雨,不离不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