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国补扩容拉涨我市消费热情

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猛增


本报讯(记者 马童)1月20日,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正式上线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三类数码产品购新由国家给予销售价格15%的补贴(每件最高补贴500元)。这一补贴政策实施一个月来,市场销售情况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销售增长很明显,我们非常满意。”2月19日,在信阳火车站附近一家华为手机卖场,经理张女士对记者说,“春节期间本来就是这些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这个销售季表现非常出色,整体销售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以上。”

据张经理介绍,国家对各类家电实施购新补贴以来,眼见着家电消费市场热闹起来,而手机、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总显得不温不火,行业内经营者都很着急。随着上月补贴政策的实施,市民对手机、平板的消费热情一下子被点燃。

“使用云闪付直接领券购买,同类商品除了一人只能买一件外,没有别的条件,这种直减的方式很方便消费者购买结算。”天润广场一家手机卖场店主说,“一个月来,销售情况很好。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些犹豫的潜在消费者不再动摇,他们选择了提前消费。”

卖场内正在挑选平板的青年人陈先生就是店主所说的提前消费者,他说:“去年大学毕业后上班了,还在使用大学入学时买的笔记本电脑,想换一台新的又觉得还是先省一省比较好。”

陈先生早就看好了一台小米的平板,5000多元,国补直减500元。

“感觉挺值。”陈先生说,“配置中上,日常办公剪辑视频秒开,很满意。”

华女士在息县县城经营手机卖场20多年了,按她的说法,这几年生意比较清淡。

“倒也不是手机消费比以前少,主要是卖手机的店铺太多了。”华女士说,“2000年,整个县城也就三五家店铺,现在将近30家了。有这么多家店铺,应该说手机消费市场还是很大的。”

关于手机、平板购新直补,华女士也直言近一个月生意好了很多,而且她认为补贴的一些规定还对人们理性消费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激发了一些特定人群的消费热情。

华女士说:“比如,补贴上限是销售价格6000元以内,并不鼓励大家都来买高端货。从一年来市场的需求看,需求最多的产品价格普遍在4000元到6000元,这个价格区间集中了很多潜在的消费者。”

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春节假期,4000元至6000元价位的手机销售量与去年春节假期同比增长108%。

随后,记者又走访多家卖场,手机经营者纷纷表示,一个月来,手机、平板销售很火爆。同时,多数店主认为,这种增长还会持续。

是否有人钻政策的空子套取补贴?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董建华认为,基本没有这种可能。

“对参与销售企业有诚信要求,他们不能因为有了国补而在销售时另搞一套价格标准,或者同行之间搞不正当竞争,市场监管部门对此有相关的配套管理。那些不完全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价格承诺、虚假折价等违法行为,将被依法查处。”董建华说,“我们也会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测物流交付数据,防范虚假交易、一机多卖、大量囤货等行为,确保购买人和商品交易的真实有效,切实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