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党务工作要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党务工作是党建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党建则是党务工作的内容,党建工作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党务工作则更加具体,是实现党建工作的载体、形式、方法和路径。党务工作围绕党的建设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比如,发展党员、“主题党日”等。
两者联系紧密,离开党的建设,就不存在党务工作,但是将党建工作狭隘理解为党务工作,谋划党建仅仅局限于党务活动,考核党建也是盯着党务的统计数据、台账资料等,反映出没有树立起“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一重要理念。党务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工作范畴是全方位的。
因此,在开展党务工作中必须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组织党员共同参与到党的各项建设中来,提高党员的参与度,积极推动党员主体发挥作用。党务工作是抓手,党建需要对党务进行统领,党建导向鲜明了,党务方能切实可靠。
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明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身份,筑牢“第一职责是管党治党、第一政绩是抓好党建”的观念,牢固树立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起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连接机制,避免将党建工作完全异化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
注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创新。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创新,杜绝“喊口号式”创新,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要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也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在兼顾适配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对治理形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在工作机制上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建部门要努力创新机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摒弃形式主义,促进党建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增强党建实效。当前在创新基层党建过程中,要坚持在“传承延续”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发展,并持之以恒。按照有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导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