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实地查看 现场指导


市农科院开展再生稻春耕生产技术服务

本报讯(记者 高晶晶)近日,市农科院聚焦再生稻的育秧环节,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市多个县区开展再生稻春耕生产技术服务,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再生稻种植水平,助力我市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

该院水稻试验站站长赵海英、研究员刘祥臣等试验站团队成员一行,先后前往罗山县、固始县、商城县的再生稻主产区育秧现场,实地查看种子、营养土、秧盘、育秧生产线等准备情况,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解答育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赵海英在种子处理上提醒种植户:“要优先选择高产、优质、再生力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播种前进行晒种、选种和消毒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固始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王加兵表示:“近年来,在以市农科院刘祥臣研究员为首的再生稻团队指导下,依靠种植再生稻使我的腰包鼓起来了,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在工厂化育秧、稻谷烘干、再生稻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专家们的指导非常及时,解决了我们在育秧中的很多问题,我对今年的丰收更有信心了!”商城县斗岭农机合作社何建强说。

刘祥臣表示:“育秧是再生稻生产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秧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头季稻的产量和再生季的成功率。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帮助农户培育出优质秧苗,为今年再生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