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凌云
“报告紧扣‘深入推进交旅文创出彩’,谋划了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提升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布展水平,建设运营‘大别红营’文创园区等工作,让我对打造区域研学品牌充满了信心。”昨日,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委员、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伟对我市积极布局抢占红色研学“新赛道”充满期待。
“去年沿大别山6条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324公里,今年我市还积极谋划新建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400公里等工作,这些对助力擦亮‘大别红营’区域研学品牌提供了‘快进慢游深体验’新通道。”报告诸多务实举措令孙伟倍感振奋。
孙伟说:“据《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研学游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发展红色研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旅融合、促进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可靠路径。”
就我市聚力打造“大别红营”红色研学品牌,孙伟认为,要更加注重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强化规划引领、资源整合,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支持,统一“大别红营”品牌标识;更加注重深化内涵建设,遴选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点,利用新型智能手段,打造沉浸式研学新场景;更加注重品牌营销,建设“大别红营”云上平台,运用VR、实况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推广宣传,增加曝光度,塑造品牌IP形象,打造与之相关联的文创产品;更加注重系统联动,统筹三省资源,共建“红色研学联盟”,将研学与农业、生态旅游结合,促进文旅产业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