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新俊)小年,年之序章,福之伊始。1月22日,正逢农历小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来到浉河区车站街道工区东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群众送去了节日祝福。
翰墨飘香,暖意融融。活动现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书法爱好者按照周边群众所述,饱蘸浓墨、提笔挥毫。“蛇年吉祥如意到 岁岁平安福寿添”“新春如意多富贵 佳节平安添吉祥”……不多时,一副副带着淡淡墨香和浓浓祝福的春联便呈现眼前。
“这次活动真不错,我要的两副春联不仅是按我的意思现写,还是免费的,切切实实把温暖送到了我们群众心坎上。”拿到对联的杜先生高兴地说。
小小饺子宴,浓浓鱼水情。室内,几张桌子上饺子皮、肉馅、盘子一应俱全。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围坐一起,包饺子、话家常,不多时,各式各样的饺子就排满了托盘。随后,志愿者将一盘盘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煮熟。社区居民在品尝到热气腾腾的饺子后纷纷表示,热乎乎的饺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剪一纸窗花,迎幸福新年。活动现场,在部分精通剪纸的志愿者的巧手下,普普通通的红纸秒变“蛇年”精美剪画,并赠送社区群众。同时,她们还向孩子们仔细讲解剪纸的步骤和要领,孩子们有模有样学起来,一张张红纸变成“福”字、“五角星”……每一幅剪纸都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息,现场温馨和谐,其乐融融。
义诊送健康,服务暖人心。义诊桌前,志愿者为社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叮嘱他们注意日常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
“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让社区居民在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践行雷锋精神,让社区处处充满温情、处处充满关爱、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负责同志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