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宇)深冬时节,走进上天梯管理区,处处焕发生机、时时涌动活力。远眺绿色矿山,“两山”理论在这里化作生动实践,书写“因矿而兴”新答卷;近看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迈向新赛道,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亲临企业一线,智能化生产线加速运转,循环经济日益壮大,一幅上天梯高质量发展的向新向绿画卷徐徐铺展……
谋定而动,奋力而为。1月22日,上天梯管理区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持之以恒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信阳建设贡献上天梯力量。
一年来,上天梯管理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扛牢工业发展重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展望2025年,上天梯管理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在实现产业绿色崛起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次会议明确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在激活创新动能上,上天梯管理区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创新创造为起点、产品产业为落点,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创新主体强起来、创新资源聚起来、创新生态活起来。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续发挥好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天梯分中心平台创新引领作用,聚焦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在新材料应用领域技术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非金属矿产业化。
在加速产业升级上,上天梯管理区将瞄准“1+1”产业定位,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端发力”,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迈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大做强,提质发展传统产业,抢抓信阳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宝贵机遇,推动绿色建材在产品端、设计端、推广端、应用端的优势再造,进一步抢抓“两新”政策机遇,加快企业设备更新,以品牌建设提升“上天梯”原产地产品的辨识度。
在稳定经济增长上,上天梯管理区将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四为”工作法,抓创新、扩投资、优服务,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同时,进一步提升“万人助万企”服务质效,精准发力助企惠企,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精准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持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坚决纠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一心一意做经营。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上天梯管理区将坚定走好“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发展路子,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乡村环境,让城市更宜居、乡村更和美、群众更幸福。加快城市更新,持续完善路网,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聚焦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靶向培训,实现企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双赢”。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扩大民生兜底保障覆盖面,对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强光荣敬老院安全管理和改造升级,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上天梯管理区将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厚植生态优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全领域全方位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上天梯管理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中心城区起高峰贡献上天梯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