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平桥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企业“引”到家门口 村民就业稳增收


□本报记者 张方志 通讯员 何泽垚

“公司离家只有几百米,上下班非常方便,不仅每个月有了3000多元工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临近春节,平桥区高梁店乡鲍冲村村民胡大姐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

像胡大姐一样,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当地村民的新选择。昨日,在鲍冲村信阳鸿七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缝纫设备充满节奏地轰鸣运作,工人们忙着裁剪、组装、缝制、质检……一项项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正开足马力赶制一批箱包,全力保障订单供货。

该公司是高梁店乡2019年招商引资的企业之一,公司注册地所在的鲍冲村一组,距离312国道仅400米左右。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公司围绕箱包生产的主要业务,注册了专利品牌商标,产品出口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

“工厂占地8500多平方米,厂区内设生产区、办公区、职工生活区。我们是一家集交通运输、餐饮、来料加工、代工组装、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独资企业,对用工的需求量比较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很多新员工在亲戚朋友和老员工的介绍下来到车间上班,实现了出家门进厂门,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高梁店乡多措并举,积极引进企业在辖区内投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村民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实现有就业、能增收。

高梁店乡只是平桥区以就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企业发展与百姓就业的同频共振,近年来,平桥区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盘活乡村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拓宽增收渠道,逐步形成“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之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