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整饬作风是党的自我革命一以贯之的要求。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狠刹吃喝歪风;严肃查处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狠刹吃喝歪风 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违规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其侵蚀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损害党的形象,滋生政治和腐败问题。”在罗山县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明确严查“吃公函”“吃下级”等问题,坚决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滋长蔓延,切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
紧盯违规吃喝问题,严查快处形成震慑。市纪委监委紧盯“三公”经费超支背后的吃喝问题、无公函接待问题、重要节点违规吃喝等7个重点,开展交叉检查、专项监督和明察暗访,全市查处违规吃喝问题162起,处理410人。
严查顶风违规吃喝行为,市纪委监委依托公车监管平台监测排查公车停放餐饮场所周边、工作时间以外运行等异常情况,以车定位、循迹追查,对督导检查期间违规接受宴请等顶风违纪问题严肃处理。
严肃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酒驾醉驾问题,市纪委监委起底问题线索1458件,处理1357人,签订拒绝违规饮酒、酒驾醉驾承诺书15.8万余份。
精准发力纠治作风顽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今年以来,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32起,处理820人,狠刹吃喝歪风的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
严防隐形变异 挣脱形式主义束缚
“我们摘下了30多块牌子,现在墙上干净了,环境也更清爽了。”说起“清牌行动”带来的改变,新县箭厂河乡黄谷畈村党支部书记来先荣非常高兴。
同样觉得开心的还有平桥区龙井乡北雷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坤。“挂牌减少了,服务事项更清楚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了。”
为基层减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坚持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为基层减负,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市纪委监委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精神,把基层减负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文山会海、加码考核、过度留痕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开展靶向监督,深入开展“新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方面专项整治。
2024年以来,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2起,处理108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90起,处理712人,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为老区实现“两个更好”注入强劲动能。
持续纠治“四风”,不仅要遏制老问题,还要严防隐形变异新表现。市纪委监委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特征,着力发现和查处作风问题背后的利益交换、请托办事等腐败问题,通报固始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良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浉河区人大原党组副书记李磊接受他人支付应由个人支付的餐费等典型案例132起258人。
严查诬告陷害 让干事者更有底气
“在对近两年涉及干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了结情况全面起底排查过程中,初步厘清涉嫌诬告陷害问题线索和需要开展澄清保护的案件200余起……”2024年,息县纪委监委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持续打好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
检举控告是干部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渠道,但诬告陷害就像沉重的“枷锁”,在挫伤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会对基层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市纪委监委不断完善澄清正名机制,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容错纠错免责机制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履职担当的实施办法(试行)》《信阳市容错免责事项备案暂行办法》,积极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信号,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准确认定诬告陷害行为,向诬告者亮剑、为实干者撑腰。市纪委监委会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针对查办中遇到的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疑难复杂问题,定期会商研判。2024年,全市共排查问题线索2365件。
不能纵容一个违纪违法者,也不能让一个清白干部被冤枉诬告。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已对31名诬告陷害人进行惩处,公开通报8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综合运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积极稳妥为受到不实举报的46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不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心悬着”,充分保护和提振党员干部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