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
斗转星移,风云际会,距离老百姓最近的仍是街巷里最寻常的烟火、集市中喧腾热闹的叫卖声。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聚焦破解城市社区党群互动难、党员发挥作用不充分等问题,创新开展党建引领“近邻集市”活动,通过党建“搭台”、报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等方式,推动便民服务下沉到老百姓身边。
仔细观察,此类活动之所以深受欢迎且富有生命力,往往在于能很好依托党建优势、以联建为纽带,打造出具有黏合性的联盟体系,进而逐渐构建多元化共建共治模式,吸引属地各类党组织为开展常态化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跨领域联建、跨地域联建、跨行业联建,有效把区域内各行各业党组织和党员联结起来,为基层治理提供助力。
无独有偶。近年来,我市注重发挥新兴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做好行业“排头兵”、服务“主力军”、治理“先行者”,积极为行业发展提质、为志愿服务赋能、为基层治理增效。这也是“搭台”的一种有益探索。
深化社会治理,就要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先锋作用,多在丰富各类服务项目、创新多样活动载体上下功夫,以小切口、分主题、常态化、品牌化、系统性的党建项目,“搭台”唱好服务群众、助力治理的“合奏曲”。
“搭台”不是目的,“效能”才是关键。要“借巢引凤”联动更多红色力量,打造既有服务内容、又有地方特色,还能契合群众需求的各种载体,不仅可促成党建联盟,还能通过双向认领、订单服务、供需对接,让基层治理有的放矢、让群众急难愁盼有诉必应,提高基层治理效力。
如此,有助于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互动,形成诸如“群众诉求—党建领题—项目带动—形成联盟—同题共答—民心效应—党建品牌”这样的模式,推动形成以党建惠民生、以服务赢民心的基层治理“闭环”。
抓好党建强治理,深化治理固根本。根植于民抓党建,民心牢固了,地基就稳固了,党的各项事业也就有更深厚的基础、更蓬勃的活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