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扛牢监督首责 铸就政治忠诚


(上接第一版)

和金先生一样,信阳钢铁金港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我市营商环境向优感触颇深:“仅用25分钟,公司2.83亿元的留抵退税款就办理到账了!”

营商环境,如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发展动力的不可或缺因素。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守护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强化“办不成事”监督窗口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专项治理。

一方面,做好“分解式”,细化“小切口”。围绕水电气过户、不动产登记等30个“小切口”,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监督检查。在市行政审批大厅设多种举报途径,专人负责、建立台账、跟踪问效;深入市直部门开展检查,打通壁垒;联合职能单位,赴乡镇、基层站所暗访督查。一年来,企业、群众办事申请材料、跑动次数、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0%。

另一方面,创新“一对一”,前置“探照头”。开展“一个纪监组解决一类问题”专项行动,市级22个派驻纪监组分别领办堵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督促解决问题384个。

精准监督,又何止营商环境——

开展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下发督办函16份,深挖问题线索41件,处理106人;

开展严厉打击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明确10个整治重点,细化14项工作措施,督促相关单位对2020年以来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自查,排查问题线索119件,处理处分68人;

配合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工作,完善信息互通、线索移交、协作配合等工作机制……

日常监督向常态化迈进

“‘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风向标’。每到节点,我们会送‘监督套餐’,提醒、督导、谈话,必不可少。同时,结合巡视整改,组织各监督监察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与监督单位、驻在单位‘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情况,把监督做实做细、做在平常。”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围绕“关键少数”,推动责任落实。推动“一把手”履职尽责,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协助市委全覆盖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多视角、全方位政治画像,完善市管干部廉政档案,重点关注单位作风。用好谈心谈话,规范“一把手”用权。今年以来,与市直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谈心谈话968次。

围绕政治巡察,深化常态监督。提高县区巡察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机构、设备、人员力量;狠抓环节机制,紧扣六大重点,突出巡察监督的政治属性。六届市委第六轮至第八轮巡察,对23家市直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对各县区50家政法单位开展专项巡察。巡察覆盖率市级80%、县区75%,村(社区)平均覆盖率78%。换届以来,市委巡察移交问题线索50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6人,巡察监督震慑力增强。

围绕“系统耦合”,完善监督体系。各县区全部完成派驻机构集中办公;指导县区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形成“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工作模式,推动条块联动、贯通发力;建立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持续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做实派驻监督,全市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2382件、增长88.7%,立案1372件、增长124.9%。

用监督铸就忠诚,用实绩激浊扬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护航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之姿,切实写好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答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