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见习记者 曾令晴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泽若水,润物无声。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优秀班主任王小坤始终秉承“教之以事,育之以德”的人生信条,用真诚和智慧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在学习和品德上成长进步。
从教17年以来,王小坤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信阳市优秀教师”“信阳市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取得全省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多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不忘初心,恪守学术道德、秉持严谨教风,用爱和智慧助力学生勇于追梦,用行动和担当诠释教育真谛。
润物无声 桃李争妍
作为班主任,王小坤深知,他的责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洒阳光,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王小坤总能及时洞察学生的变化和需求。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身体不适时,他更会从忙碌的教学工作中第一时间抽身带学生去看病。他还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种体贴入微的交流方式,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也让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与王小坤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忧愁。
面对高考这个人生的重要关口,王小坤更是全力以赴、陪伴跟守,为学生们保驾护航。进入高三后,学生们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普遍较大,王小坤会定期给学生们做心理辅导,通过个别谈话、团建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王小坤经常告诉学生,高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家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每一场考试,保持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在王小坤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还在品德、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这些都成为他们未来人生路上弥足珍贵的财富。
潜心教学 深耕课堂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王小坤力求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把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演绎出来,让学生们轻松理解难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看似是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但里面还是有很多趣味可循。如果孩子们心生畏惧,就没有办法对数学产生兴趣了。”因而,在课堂上,王小坤尤为擅长运用启发式、鼓励式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巧妙设问,如抽丝剥茧般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并在学生遭遇瓶颈或有新的发现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无论是探讨函数综合性质,还是解析压轴大题导数的奥秘,他都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真正领略到数学之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小坤深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因此,他总能耐心倾听学生们的疑问,用鼓励、引导代替批评和指责。他经常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一对一地辅导那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找出知识漏洞,帮助他们攻克难关。
“王老师的数学课特别有意思,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这是学生对王小坤由衷的评价。正是王小坤对学生的耐心、细心和真心,让他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数学救星”。
步履不停 学习不止
人不学,无以思;人不习,无以言。王小坤深知,学习永无止境,只有教师进步,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们前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潭鲜活的甘泉水。因此,王小坤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策略。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贴近社会、走进学生,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假期里,他经常参加各种教育研习,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教育书籍;在他的电脑里,存满了各种教学资料。他总是能够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管理学生中,让他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让他的学生持续进步提高。
“对待教学,王老师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我们总能看见他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是同事们对王小坤最真实的评价。王小坤表示,在未来的教育教学道路上,将一如既往坚守教育初心,担起育人使命,孜孜以求不停歇。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王小坤只是众多教师的缩影。在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这片育人的沃土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们搭建起通往知识海洋的桥梁;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学生们照亮成长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为教育事业贡献着温暖的力量。王小坤就是这些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的教学生涯,就像他解的数学题一样,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最终总能得出最正确的答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