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我们所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米老平房变为3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人员力量更加充实,职能作用发挥更明显了,也得到了更多群众的认可。”作为一位从事司法工作30余年的“老人”,息县司法局曹黄林司法所所长陈兵见证了司法所的变化和发展,但不变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坚守。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任务。而在不少人眼里,调解工作属于“吃力不讨好”,但是陈兵却钟情于这项工作,并且坚持把人民调解作为司法所的长期首要工作,不断筑牢人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在陈兵的带领下,曹黄林司法所结合自身资源,联合多方力量,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积极探索联动调解机制。
“我们有警调联动。司法所与派出所会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化解分析研判会,围绕调解热点、工作难点等进行集中研判。”陈兵表示,警调联动实现了调解力量、资源与手段的整合,有利于更加高效及时地解决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和升级。
不仅如此,曹黄林司法所还与法院建立诉调联动机制,主动排查、及时介入,以“定分止争”为落脚点不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争让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解于诉前。
多方联动机制集聚起更多调解力量,让警调、诉调等“零距离衔接”,打通了非诉调解、诉前调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矛盾调解中,要带着真情去调处纠纷,全心全意尽职履责,用法律来说服人、用真情来感化人。”陈兵说,“随着我们不断完善多部门联合矛盾调解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矛盾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推进了政法力量的下沉融合。”
除了矛盾纠纷化解,司法所还承担着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等多项职责任务。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法律服务,陈兵充分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等资源,建设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并且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实现曹黄林镇村居法律服务全覆盖。
同时,陈兵坚持在精准普法上下功夫,主动收集辖区群众法律需求,全方位地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真情促和谐,奉献为人民。陈兵把群众的安宁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给了普通百姓。“今后,我将持续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尽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陈兵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