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作为我市首位茶艺非遗传承人,杨静用了两年时间,又干成一件“大事”——发起《信阳毛尖茶冲泡与品鉴方法》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成为该标准的第一起草人。
岁序更替,在近日举办的《信阳毛尖茶冲泡与品鉴方法》团体标准发布会上,杨静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从标准的立项到发布,其间凝聚着杨静的坚持与汗水。她联合信阳多家知名茶企,经过实践、汇总、整理、归纳,并广泛征求多方建议,起草了《信阳毛尖茶冲泡与品鉴方法》的团体标准。
这个标准不仅凝聚了信阳茶人的力量,更得到了信阳师范大学、信阳农林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市茶叶协会、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的支持和帮助。
杨静表示:“团体标准虽然只有短短两页纸,但是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任何跟信阳毛尖相关的内容,我们都非常严谨,在反复打磨、调整下,一字一句才得以落笔成文,最终得以发布。”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面对众人的不解,杨静的答案始终如一:“我生在茶乡,长在茶乡,从小受益于茶,长大依托于茶,成年自立于茶。信阳茶产业好,我们这个群体就好。申报非遗,发布标准,可以为信阳茶增加文化符号,增强大家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切只为了让信阳毛尖更好。”
身为信阳茶行业从业者、信阳杨静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如何让好茶更好喝是杨静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就像好食材需要好厨艺一样,好茶也需要好的冲泡方法。”
杨静表示,这项标准的发布,规范了信阳毛尖茶的冲泡流程,让大家在冲泡信阳毛尖茶时有所参照,有据可依,同时可以引导市场良性竞争,让消费者增加消费信心。
今年是杨静步入茶行业的第17年,杨静不仅个人技艺日臻精湛,更在业界赢得了广泛赞誉,曾荣获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铜奖、国家二级茶艺师、一级评茶员、2019年河南省茶艺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技术能手……
始于茶香,陷于茶味。一项项荣誉和光环的背后,是杨静对信阳茶近于痴迷的热爱。未来,她还将继续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让信阳茶的故事流传得更远、更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