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2021年春茶季,李守权流泪了。随着茶叶名气越来越大,李守权也已经接手公司,一个个跟销售相关的“幸福的烦恼”摆在他的面前。李守权流泪,就是这些烦恼造成的。
在春茶生产季,老寨山制茶工坊外,一直有人排队,从山上到山下,车灯明亮。有的人开口就要买5斤、10斤,有人甚至要买20斤、50斤,李守权都拒绝了。为了买茶,太多人给他打招呼。其中的一些招呼,是他无法拒绝的。然而,每亩茶园每年只能产3斤左右的干茶,每名制茶师傅每晚只能做几斤干茶,哪儿有那么多的货?怎么平衡大家的需求?面对各种压力,李守权流泪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限量。
“把你的包装给我就行了,茶叶你不用管,我给你钱。”为了买茶,有人想出了“歪点子”。
“你可以在附近收点鲜叶。”有人给李守权提出了建议。还有人想把自己的茶叶放到他这里卖。
因为等待时间太长,又担心抢不到茶,一些人要求将还在提香过程中的茶叶带走,回去自己弄。但李守权坚决拒绝:制茶工序还没完成,得对自己的茶叶品质负责。
“永远不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我们的产品多么供不应求,也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是原则。”在老寨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多处显眼位置,李成余这句朴素的话语时刻提醒着李守权。李守权也用这句话,回应着给他出“歪点子”的人。“我什么时候都可以保证,老寨山的茶叶,原材料一定是老寨山的。所用的工艺,也一定是传统手工艺!”面对众多客户,李守权的承诺坚定而有力。
为保证茶叶质量,老寨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整套茶叶生产流程。在采摘环节,要求茶叶不能有梗、老叶片等杂质,并进行色选。在制作中,要求师傅严格按照传统手工艺制作,并在旁边进行指导、监督。茶叶制出来后,要进行再次提纯,剔除黄片等。
李成余、李守权都是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为了传承技艺,李守权在招聘制茶师傅时,注重选择有经验的师傅,同时也注意年轻炒茶师傅的培养,让大家在交流中成长,让技艺在实践中传承。
“我是一名茶人。做茶,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茶农的初心,要为社会奉献一杯好茶、一杯放心茶、一杯良心茶。”李守权诚恳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