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县:经济发展“拉满弓” 项目建设“势如虹”


□聂建武 黄珊珊

隆冬时节,大别山深处的新县沙窝镇机械轰鸣,沿着施工通道走进隧道内,只见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一派紧张有序的施工景象。此时,300兆瓦级全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这个大号“空气充电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在建300兆瓦级全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据项目负责人王山进介绍,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助力光伏、风力发电稳定流畅地接入电网,存储备用、削峰填谷,平衡电网供需。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极大地保障群众的用电需求,不仅将新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更创造了就业机会,让绿色资源成为富民强县的助推器。

在新县,以羚锐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同样势头强劲,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在羚锐制药贴膏剂项目生产车间,一片片贴膏剂在生产线上飞速流转,一旁的技术人员操作电脑进行调配,密切关注着流水线的作业情况。

作为全县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羚锐制药在带动新县医药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助力老区群众增收。吴陈河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充分发挥羚锐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仅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更为新县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经济发展“拉满弓”,项目建设“势如虹”。2024年,新县经济发展蹄疾步稳,装备制造业强势崛起,长园、炜盛产值实现“双增长”,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飞地经济”拔节生长,在豫东南高新区新县“飞地”打造的大湾区低碳创新示范园项目布局启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新县积极探索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接续落地,闲置屋顶成为群众的“阳光银行”……2024年以来,老区新县不断强化产业基础,用产业兴旺书写“两个更好”出彩答卷。

产业发展“全面开花”,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县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依托市民之家办事大厅,打造“产业营商服务厅”,提供增值化惠企政策咨询服务;不断完善线上服务平台,依托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服务“不打烊”、事项就近办;切实落实企业首席服务员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企业问题,聚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招引龙头型、支撑型、链主型企业和项目落地新县,引导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新县县长李晓亮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