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艾立斯是平桥区公安分局的一名社区民警。尽管从事社区警务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他凭着自己的热心和真心,让辖区居民达成了“有事找艾警官”的共识。
今年38岁的艾立斯于2012年加入警察队伍,11年的刑警生涯锻炼出他勇于担当、忠诚无畏的品格意志。2023年12月,艾立斯调至平桥区公安分局九店派出所,成为王山社区的一名社区民警。
从一线刑警到社区民警,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节奏,艾立斯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入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宣传安全知识……他积极深入辖区,融入群众生活。
“王山社区警务室下辖王山村和王店村,有2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200余人,常住人口700余人。”艾立斯告诉记者,常住人口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社会治理基础相对薄弱,矛盾纠纷化解需求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艾立斯深耕“责任田”,通过倾听、走访、建档、回访,对村民的情况进行摸排、分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化解。
2024年11月1日,艾立斯接到村民余某的求助,称其菱角被人采摘,自己也被推倒住院了。“余某是我之前走访的对象,一位80多岁的老人。”艾立斯接到求助后,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事件的原委。余某认为自己管理的堰塘里自然生长的菱角被王某私自采摘,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遂发生了争执,“王某摘菱角后,与余某发生了争执,并将余某推倒,导致其住院。”
事情发生后,双方家属剑拔弩张,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很有可能进一步激化。
艾立斯借助村里“人熟”的优势对方进行梳理和劝解,随后又将双方家属以及王某进行分开疏导,对王某进行了以理释法,还多次前往王某家里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王某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调解,王某主动找到余某以及其家属进行道歉,并且主动赔偿了余某住院期间的医药费。”
王、余两家人在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是艾立斯扎根基层社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下的一个缩影。
担任社区民警一年多来,艾立斯发扬克难攻坚的精神,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走进千家万户,积极向群众宣传自己。同时,通过入户走访、饺子宴、反诈宣讲、村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声音,不仅推进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撑起守护社区的“平安伞”,更是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成了王山社区居民的贴心人,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