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齐抓共管 多元共治


——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纪略

□本报记者 张方志

当下,随着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老旧电梯快速增加,各类潜在风险隐患不断积累,其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也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探索齐抓共管模式创新,强化各级各方责任落实,着力构建新常态下多元共治新格局,不断提高电梯安全治理水平。

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

2024年,市委、市政府将电梯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纳入全市“15+6+2”件民生实事。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坚持“安全第一、为民服务、依法监管、改革创新、多元共治”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安全第一、市场规范、政府监管、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生态系统,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发挥社会监督,有力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和城市公共安全。

为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市纪委监委牵头抓总,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国务院部署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案要求,不断细化方案举措,紧盯关键环节,严抓层级责任落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责任部门协同抓、系统上下联动抓的良性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落地实施。

突出重点,分类精准施治

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电梯检验维保、打非治违、重点场所整治、设备更新改造等六项整治任务,对全市3.47万余台电梯实施分类台账管理,建立商超、医院等公众聚集场所电梯台账2476部、15年以上电梯台账804部、“三无”电梯台账349部,建立属地“问题电梯”台账并动态更新清单。

强化与驻局纪检监察组“组组会商”和月调度作用,系统落实三级联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综合采用“领导干部+督查人员+专家+监管人员”常态化监督检查、交叉检查和抽查抽检等形式,实施“民生实事清单”分级分类监管,督促指导相关单位电梯维护保养、自行检测、定期检验等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全市共重点检查电梯5420台次,介入处理“三无”电梯499台,发出监察指令152份,立案处罚40起,曝光典型案例7起。

创新形式,形成多元共治

在建立“部门监管、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培育电梯使用管理经营主体、优化维保市场,责成使用30台电梯以上的小区配备专业电梯安全管理员,强化专业人才支持。联合市住建局举办两期840余人参加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培训班及系统电梯监管人员专题培训班,推动“保险+服务+物联网”电梯维修改造新模式,推广“电梯综合保险”和“无纸化维保系统”模式。目前,已落实“无纸化维保”单位88家,多平台上线电梯11662台。

围绕我市将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纳入民生保障项目,市市场监管局排查出“三无”电梯569台,逐一明确主体责任,方便居民安全便利出行。联合市住建局采取“预诊筛查+全面评估”模式,打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电梯应急使用和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安装资金渠道,确保发生损坏的电梯及时得到维修。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将“3·15”“安全生产月”“质量安全月”“电梯安全宣传周”等时段集中宣传与日常检查宣传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电梯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引导,并结合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及24小时在线96333保障应急电话,扩大群众投诉与反映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楼栋安全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作用,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督和自律管理,不断提高电梯行业自治水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