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坤
近年来,罗山县深化整合“大统战”力量,积极拓展延伸统战服务手臂,把统战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美丽宜居和社会治理等多项工作中,探索“党建+统战”,全面推动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统战+产业发展”积蓄发展后劲。该县以镇级乡贤理事会和基层商会为平台纽带,利用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乡贤能人返乡的高峰期,通过统战成员单位负责人带头、镇驻村干部参与、村包户干部联系的方式,开展“回乡企业家、乡贤能人大走访大动员”活动,与乡贤能人唠家乡变化、谈政策扶持、理发展思路,鼓励其返乡创业。打造了“七彩、八珍”“好品罗山”区域公共品牌,构建了“1+3+N”多彩产业发展格局,塑强了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罗字号”农产品品牌。以“有稻山房”为平台,积极发展产业,将其打造成茶艺培训的实践基地,同时计划建设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就业和产业发展。扶持“土专家”陈贵权发展稻渔共作、返乡创业青年杨宏伟建设育秧工厂和粮食烘干厂……形成数十家集种、产、销于一体的新农业基地;引导致富能手陈广兵打造集精品水稻、稻虾种养、特色果蔬于一体的乡村农产品展示区;深度打造“罗山在线”网络人士工作阵地,大力开展网络人士联谊会,组建带货主播团队“驻扎”乡村,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助力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统战+美丽宜居”扮靓乡村颜值。该县以统战工作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动员非公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新乡贤等统战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统战成员深入一线,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边群众。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依托“乡贤理事会”、基层商会等平台,邀请各界乡贤代表就建设“美丽乡村”参加座谈会,号召大家当好“美丽乡村”参谋,累计收到建议150余条。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深入挖掘泰岳农业张勇等一批乡土“规划师”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邀请乡贤能人陈雨伦、李世宏在皮影等非遗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推行“统战+志愿服务”模式,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听取意见建议,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共建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门前三包”等主题宣传活动,以统一战线力量为美丽宜居赋能。
“统战+社会治理”共创乡风文明。该县建立“1+N”走访包保机制,即由1名村“两委”干部负责走访包保N名乡贤成员,把有威望、有见识、有担当、有才能、有爱心的贤达人士纳入“同心”志愿服务队和“乡贤移动调解室”,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推进移风易俗、传承家风等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乡村文明实践站打造乡贤活动室、“红石榴”之家、侨胞之家等统战工作阵地,切实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形成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多元共治的工作新格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