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275件。内容涉及民主法制、工业交通、城建环保、教科文卫、劳动人事等诸多方面。
代表建议传递着民声、承载着民意。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和督办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扎实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制度,研究确定若干群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代表建议作为重点建议,由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领衔督办。
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2024年共确定建设乡镇电商产业(孵化)园、加快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化建设、加强全市餐饮业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7件建议,作为重点代表建议予以重点督办。
各承办单位收到重点建议后,及时研究,明确责任,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实现办理工作时间、任务、目标、人员、措施“五落实”。
办理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与代表和承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工作中的难题。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部门及时与代表和承办部门沟通,了解工作进度。
“在今年的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各有关部门求真务实、突出质量,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坚持以上率下、协同联动、守正创新、统筹兼顾、强化联合督办,建议办理取得了新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负责同志说。
齐心协力,成效明显。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市商务局等7个政府承办部门集中报告了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局党组将代表建议办理作为倾听民声、广纳民意的重要渠道和推进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市商务局局长刘伟说,在办理“关于建设乡镇电商产业(孵化)园全面加速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过程中,通过整合电商优势资源,在全市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3个,乡镇服务站27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808个,建立了以信阳大别山青创中心电商小镇为引领、各县区青创中心协同联动的电商生态体系。
在办理“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中,市教体局全力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常态化、多样化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打造了63节相关网络课程。
在办理“加快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意见建议”中,市司法局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人流量和法律服务需求量大的场所配备专业化的无人律所等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化设备,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律师在线视频咨询及法律法规查询、普法知识宣传等服务。目前,在我市市本级、平桥区、潢川县、新县等地均已配备了无人律所设备,每月有1000余人次通过此类设备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我市正积极组织开发“信阳市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形式和供给渠道的多元化、便捷化。
在办理“关于加强全市餐饮业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的建议”中,市人社局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组织开展中式烹调和面点培训班77个班次,培养中式烹调和面点技能人才2200余人、高技能人才700余人。
在办理“关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中,市农业农村局立足我市“6+6”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13家、省级129家、市级 204家,打造了稻米(糯米粉、稻米油等)、弱筋麦、茶叶、茶油、畜禽(鸭)、小龙虾、水库鱼等7条全产业链。
…………
代表建议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还要着力在深化办理协商、突出解决重点问题、强化办理成果转化上下功夫,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将代表呼声变为群众掌声,让人民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