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 讯 员 夏宣宝 唐文冉
“同学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12月10日,在商城县第二小学的教室里,青年教师李贤卉手持《示儿》诗篇,以单元导读为线索,巧妙融合背景、情感与知识点,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课堂氛围既热烈又有序……这是该校“青蓝工程”汇报课展示活动,青年教师上课的场景。
12月3日至12日,商城二小举行“青蓝工程”汇报课展示活动,23位青年教师逐一展示精心准备又异彩纷呈的精品汇报课。这些青年教师在各自“师傅”为时一年的悉心引导下,将老经验与新活力有机结合,由生手变熟手,初步展现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和才华,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袁艺璇以《牛和鹅》为素材,将批注技巧融入生动的动画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并积极动手批注,课堂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该校语文教研员李婷婷点评时说。
“王书瑾以古诗词为引子,将数学逻辑与古诗词韵味相结合,通过七的乘法口诀这一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领略到了跨学科学习的魅力……”该校数学教研员凡永青说。
为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商城县第二小学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同事之间形成团结竞争的伙伴关系。2023年10月中旬,该校首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启动。为将该项活动引向深入,该校制定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师徒间真教真学,全面提升活动成果并高效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据了解,该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结合23名青年教师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学校精心选聘23名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担任“师傅”,对其一对一帮扶、指导。一年来,学校始终遵循“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以导促学”十六字方针,在本次“青蓝工程”中摸索、总结出诸多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方式。
“师冠以才学,必倾囊相授。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关键在于自己的主动学习,更得益于‘师傅’的全面指导。”该校负责教研工作的副校长陈亚男介绍,一年来,示范课堂上,“师傅”详尽展现教学细节,课后与“徒弟”一起总结教学反思;随堂听课,“师傅”关注“徒弟”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举手投足,及时记下每一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课后再一起分析;日常备课,“师傅”珍惜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智慧火花,科学融入教案之中;教研活动中,鼓励青年教师大胆表达,充分肯定创新想法……经过一年多的历练,这23名青年教师努力积累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备课,有效实践所学,教学水平日渐精进。“青蓝工程”作为教师成长的摇篮,有效激发全体教师不断前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该校教师培养工作呈现盎然生机,先后有46人在校级优质课评选中脱颖而出、9人获得县级荣誉、8人摘得市级优质课桂冠、3人获得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省级荣誉,展现出优异、突出的教育教学才能。通过“师徒”互相促进双向提升,25名教师被命名为县级骨干教师、20名教师被命名为市级骨干教师、10名教师被命名为省级骨干教师;3名教师荣获县级名师称号、4名教师夺得市级名师头衔、1名教师荣膺省级名师。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充分验证了“青蓝工程”在该校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以‘青蓝工程’为抓手,搭建好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商城二小校长洪艳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