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万里茶道”与信阳


何军

信阳茶有2300多年种植历史,早在战国时就作为祭品使用。晋汝南太守杜育著《荈赋》是我国最早写茶的文学作品,奠定了信阳作为中国茶文化发源地的基石。唐代不仅被作为贡品,还被茶圣陆羽写入《茶经》:“淮南(茶),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这个时期是信阳茶发展鼎盛时期。北宋时期,实行榷茶制度,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淮南十三山场中,仅光州就占三个,“光州三场”产茶量远高于周边的寿州、霍山和黄州,并有了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安史之乱和两宋之际的宋金对峙,先后使信阳茶种植受到严重影响,大量茶农流失到各产茶区,有的还随光州固始人王审之开闽,把茶种和茶叶种植技术带到了福建。

到了明末因茶税过重,又遭匪劫,茶树被大量砍伐。清代信阳茶种植规模和产量大不如前,大量茶园荒芜,直至清末“八大茶社”开始大规模种茶。车云山出产的本山毛尖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也大大提高了信阳人茶叶种植的积极性。王幼侨《河南方舆人文志略》载:“茶则信阳、罗山、商城、固始栽植颇盛……信阳所产绿茶,味含芳香,推销各地,颇受欢迎。”清末民初的信阳茶贸易得平汉铁路开通之便销往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阳、汉口等地。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茶叶产区,又临近“万里茶道”上的“东方茶港”汉口,信阳与“万里茶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17世纪,“万里茶道”源于福建武夷山。19世纪中叶,“万里茶道”则源于汉口。汉口是中国三大茶叶集散中心,从18世纪的汉口、福州、九江三大集散地,演变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汉口、上海、福州三大集散地,汉口一直是近代中国的主要茶叶集散中心之一,是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以及河南等9省产茶区的茶叶重要集散地。

1890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来到汉口,受到张之洞在晴川阁的宴请。在他参加俄商新泰砖茶厂25周年的庆典上,听取了巴诺夫对俄商在汉口的砖茶厂骄人业绩,即砖茶税收占整个俄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的汇报后,连赞三个伟大:以汉口为起点的“万里茶道”是一条伟大的茶叶之路,汉口是一个伟大的东方茶港,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是伟大的商人。从此汉口“东方茶港”的美名在中外茶商中广泛流传开来。

当时的汉口是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一。信阳地处鄂豫两省交界,1902年,来自汉口的美籍传教士李立生发现鸡公山可以避暑,在汉口各国租界宣传,引发众多传教士、洋商及其买办在鸡公山购地建房,以躲避汉口夏日酷暑,到1905年已建成各式洋房27处,其中便有俄商。鸡公山的购地风潮引发外人租地交涉案,在张之洞亲自过问下,历时两年定案,对鸡公山划区管理,即避暑官地、教会区和豫、鄂森林地。避暑官地大多为洋商,又称洋商区、买卖场,鸡公山也因此被称为“山上的汉口”。

据不完全统计,洋商区建别墅83幢,现存29幢,其中俄商及其买办所建3幢,即俄式楼(豫20号,现称马歇尔楼)和上、下巴公别墅(豫2号、24号)。1955年河南省财政厅调查鸡公山西人房产时登记为“下八贡”,国籍为帝俄,“巴公”后被误传为“拔贡”,仅知为俄商所建,后根据湖北省档案馆所藏1915年《鸡公山划收官地图》中所标注的“班洛夫”和“刘子晋”,确认应为俄国茶商巴洛夫及其阜昌洋行买办刘子敬所建的避暑用房,两幢别墅外形、结构类似,应为同时建造,年代均在1910年前后。

另外一幢俄式楼,建于1903年至1905年间,其外形与位于汉口洞庭街62号的另一位俄国茶商李凡诺夫的公馆相似,且都有一个标志性的颇具俄罗斯风情的六角形塔楼,应是俄茶商所建。在1920年英文版的鸡公山别墅名录中,又意外发现鄂6号(Molchanoff Pechatnoff & Co.)是当时世界最大茶业公司的俄国阜昌洋行别墅,且刘子敬别墅豫2号(Liu Tze Tsen)、巴诺夫别墅豫24号(JK·Panoff)赫然在其中,而俄式楼的英文标注为Chinese Delegate,1910年被中国收回了,为工程局、租地局使用。很可惜鄂6号已经被拆除了,但也进一步证明了俄茶商在鸡公山避暑的史实。2013年,包括3幢俄商及其买办所建别墅在内的鸡公山近代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阳与“万里茶道”茶叶贸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直接的关联在于,大别山、桐柏山横亘于豫鄂之间,东有汴黄古道,经淮河,穿息县、光山(包括今新县),过白沙关直达黄州,中穿罗山大胜关,或西过信阳州义阳三关直抵湖北汉口,多条古驿道连通南北,北有淮河流经全境,且支流密布,陆运水运十分便捷,也必为茶叶北输南送的通道,至今仍留有关隘、桥梁、渡口、码头、驿站、街道等历史遗存。平汉铁路开通后,信阳茶再次兴起,通过铁路进行茶叶贸易成为必然。据《茶档: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茶业档案资料汇编》“出口物资(茶乙)”记载:“汉口为我国茶乙(叶)最大聚散市场,出口超过上海、福州、九江之上,一般占全国出口总量60%左右,所有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贵州等省及江西、安徽出产之部分,都集中于汉。”河南仅有信阳产茶。1913年7月《时事新报》“信阳茶业之进步”报道了信阳种茶及贸易的史实,1915年《农商公报》也同样以“信阳茶业进步”为题报道信阳为出口大力鼓励扩大种茶,并对卓著成效的实业者予以奖励。

间接的关联在于,俄茶商在鸡公山建造避暑别墅,除自用外,也为洋行同事提供避暑便利,从建成到1917年俄国革命,使用年限均在5年以上,避暑期间处理茶叶贸易事务也是必然,可以视为汉口茶叶贸易在鸡公山上的延伸。据《茶档》“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历史较久的洋行和所雇买办姓名表”,只有俄国阜昌、新太洋行经营茶叶,主要业务就是收购茶叶,自办制茶砖厂。阜昌洋行买办为刘辅堂、刘子敬父子和章子丰,新太(泰)洋行买办为刘辅堂。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砖茶生意一落千丈,巴诺夫成了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流亡者,1921年,巴诺夫携家人匆匆离开汉口。而作为买办的刘子敬也在劫难逃,最终因生意破产而于1928年在他的庐山别墅中吞枪自杀。

在新时代的中俄交往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万里茶道”,并强调,开展好“万里茶道”跨境旅游合作,把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成一条高质量联通发展之路。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信阳自古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区,历代虽有盛衰,茶叶生产始终没有中断,毗邻“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汉口和南阳,却没有进入申遗名录,无疑是一大遗憾。信阳应立即行动起来,力争加入“万里茶道”申遗的行列,才不枉“中国毛尖之都”的称号,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嘱托,推动三茶融合、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之举。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