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暴雨和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
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1949年以来最严重秋汛;
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
2024年,我国大江大河发生26次编号洪水,刷新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面对洪涝灾害的新特点、新挑战,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殷嘱托,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构筑起了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2024年7月,陕西秦岭山区遭遇强降雨,蓝田县辋川镇的甘家坪等五个村受灾严重。
“眼看着河里的水涨高了3米多,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还好镇村干部提前把我们转移到了安全地点。”说起当时的情形,部分村民仍心有余悸。
一位年迈的村民说,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走,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镇村干部极力劝说,果断组织转移。没想到刚到避灾点一会儿,家里的房子就塌了,“多亏了他们,不然我命都没了!”
辋川镇党委书记刘娜告诉记者,接到灾害性预警信息后,镇村干部迅速进村入组,妥善安置危险区域群众,应转快转、应转尽转,确保了全体人员安全。
每一场抗洪阻击战、攻坚战,都是一次对抗洪救灾能力的检验。
2024年6月28日,长江中游干流九江水文站涨至警戒水位,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九江水文站下游约10公里处,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所在的长江第三大居住岛——江新洲,其41公里长的防洪堤经受着咆哮而至的洪水考验。
水位快速上涨。7月2日,江新洲的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一天需要上千人参与巡堤护堤,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上阵,同心合力抗汛。
众志成城,共同奋战。被洪水包围的江新洲成功抵御了今年长江发生的3次编号洪水的袭击。
江新洲的安然无恙,既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抗洪大军有效守卫,也受益于三峡水库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和拦洪运用。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测算,今年长江发生1号、2号编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拦洪126.8亿立方米,降低中下游干流水位0.7米至3.1米,减轻了沿线防洪压力。
两年前的2022年,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气象水文干旱后,水利部门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人的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的用水需求。
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是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缩影。
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00多座增至9.5万座,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到32.5万公里,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困扰我国数千年的大水大灾难、大旱大饥荒状况得以消除。
与上个十年(2004—2013年)相比,最近十年(2014—2023年),我国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减少70%,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1%降至0.24%。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调水:民生为本
初冬时节,冀中大地寒气渐浓。衡水市景县苦水营村村民付书明看着院子里的7口大水缸,感慨道:“以前喝水全靠这几口大水缸,南水北调让它们‘退休’了!”
苦水营村的村名由过去村里所喝之水苦涩而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村民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放心的“好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765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郭超人的《驯水记》中写道:“把大量的南水调到北方,彻底改变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不平衡状态……这还只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幅理想的画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决不是十分遥远的未来,而是正被人们双手创造着的现实。”
在新时代,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加快完善,国家水网加快构建,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水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不少农村群众吃水难、吃好水难。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停工。时隔48年后的2006年,这一圆梦工程再次启动。
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通水,陇原大地近600万人喝上了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漾漾清流润民生。
十多年来,我国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绝大部分农牧民告别了下河背水、远处拉水、靠天吃水的生活。
如今,一张更加科学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形成——
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林海水库等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调蓄结点工程开工建设……
护水:人水和谐
今年夏天,在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詹刘险工的堤坝上,记者遇到了70岁的巡堤员詹水兵。
说起渭河的变化,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汉有一肚子话。
“变化大了!过去就是土土坝、泥泥路,堤坝上是荒草坡,每年巡堤查险,得带个镰刀先割草。过去造纸厂、化工厂的污水排入渭河,河里的抽沙船经常漏机油,河水黑臭恶臭,水里都没有鱼,人也不愿到河边来。”詹水兵指着旁边新修的宽阔河堤说,这里如今成了景观大坝,傍晚人们过来乘凉、散步,河边不时飞来过去少见的白鹭、苍鹭等水鸟。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淮河、海河、珠江,记者沿水一路走访,听到不少“臭水河”“荒草滩”“断流河”在近些年整治后大变样的故事。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大量污水直排江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江河湖泊受到伤害,水污染问题在不少流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碧水保卫战在新时代打响——
河湖长制全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守护“中华水塔”,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实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经过多年治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江河水质全面改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行走各地,记者看到众多江河焕新、古泉复涌,越来越多的江河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成为人民群众亲水乐水的幸福河——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穿行于戈壁大漠的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白洋淀淀区面积从2017年的17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水质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节水:永续发展
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
新时代,一场更广泛的节水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节水优先。科技创新为新时代循环用水节水打开了新大门。
机械臂“捡”出固体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机污染物,次氯酸钠“杀死”细菌和病毒,经过一整套流程,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在四川内江市谢家河再生水厂内,每天都有大量城市污水通过上述过程净化。这些再生水除了被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还被用于公园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全国各地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实现工业节水减排;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如今,我国这个系数已从10年前的0.530升至0.576。
201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4年相比,我国2023年的工农业用水量分别下降约28%和约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
水脉连着文脉,水运连着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治水不仅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中华文明的绵延。
江河万古流,天地焕新颜。新时代治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在新中国75年来的治水工作中创新发展,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记者:沈虹冰、刘诗平、张京品)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