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老旧小区“微改造” 托起民生“大幸福”


□本报记者 李凯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住了20多年的老楼,竟然能焕然一新,跟新楼似的!”12月3日,羊山新区羊山街道前卫社区居民宋微阁和余志芳,将一面印有“为民办实事 改造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社区服务中心。

原来,让居民们赞不绝口的楼,正是始建于1999年的羊山三街10号楼。这个老旧小区曾因上下水管道老化,频繁出现渗水、漏水问题,让居民们苦不堪言。宋微阁回忆起往昔的困境,不禁感慨万千:“以前家里下水管道因为老化,动不动就漏水,满地都是接水的盆子,上厕所都需要打把伞,真是愁死人了。现在好了,多亏了社区,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面对居民的迫切需求,前卫社区迅速响应,成立了三街10号楼维修工作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党员代表、网格员、网格事务长齐上阵,共同为居民排忧解难。“我们就是要确保维修基金启用公平、公开、公正,让居民们全程参与、全程知晓。”网格员张力表示。

然而,在维修基金启用的过程中,社区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户居民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对维修基金的使用持观望态度,始终不愿签字。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解释,又与老人的子女电话联系,但始终未能取得进展。“我们不能因为一户的犹豫而影响大家的利益,我们要继续发挥群众力量,用‘熟人圈子’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前卫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庆雅说。

在社区工作人员和楼栋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做通了所有居民的思想工作。然而,维修基金仍有缺口,发动众筹又成了一道难题。这时,社区“老书记智囊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入户走访,推选出3名党员作为施工监管代表,与住建部门、社区一起对施工方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同时,党员们率先垂范,带头筹措,成功带动了众筹工作的顺利完成。

如今,三街10号楼的公共水管道维修施工已经全面展开,居民们满怀期待地盼望着家中环境的大变样。余志芳激动地说:“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现在,我们楼栋的居民都充满了期待,周围存在类似问题的群众也都纷纷来向我们取经呢!”除了余志芳和宋微阁,其他居民也纷纷对社区的改造工作表示了高度赞扬。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希望。近年来,前卫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民主协商议事机制,鼓励居民自治,激发善治新动能,持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曾庆雅表示,同时,社区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听诉求、询实情,倾力为群众纾困解难。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