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光选)近年来,光山县泼陂河镇积极响应国家文物保护政策,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该镇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制作宣传栏等形式,不断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鼓励志愿者参与文物的日常巡查、环境清理等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建立文物档案,实施数字管理。该镇围绕文物保护范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认定、登记的93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查活动,同时对“三普”尚未登记及2009年以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余处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不断扩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范围。同时,明确文物保护责任人,建立健全文物巡查监测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文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该镇现有红色资源42处,其中,申报并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保护模式。该镇将实时上传系统、卫星定位等科技应用到文物保护当中,结合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勘探测量。同时,借助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获取文物信息的手段更加高效、智能,有效避免了传统调查方法中存在的盲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和智能化处理,建立文物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更好地保护文物信息的安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