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黎明
11月25日,中午12点10分,商城县人民法院汪桥人民法庭里,法官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送走最后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当事人后,来不及吃饭,又接通了远在外地务工的吕某和周某的电话,开启了“午间法庭”线上视频调解活动。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案,原告吕某与被告周某系同学关系,被告因生意周转急需资金,2016年9月向原告借款5万元,并出具借据。原告催要未果,遂诉至商城县人民法院汪桥人民法庭。
在线上,调解人员进行了“背对背”调解,一方面希望原告理解被告的现状,以让对方偿还借款为根本,理性地处理此问题;另一方面引导被告积极筹措资金,早日还款,解决矛盾。在调解人员的组织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线上达成了调解协议。
“既不耽误工作,足不出户就可参与案件的审理,我非常满意。”调解结束,原告吕某坦诚地说。
汪桥人民法庭利用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针对进入诉讼程序案件,结合“互联网+”推出“8小时外”个性化定制司法服务。一是“午间法庭”,针对辖区企业职工、上班族、商户、流动人口等,对“8小时内”无法按时到庭参与诉讼的,开展弹性开庭或调解。二是预约“上门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孕无法到庭参与诉讼的当事人,主动上门。三是开展线上“庭审”,针对身在异地当事人,通过“云间法庭”“互联网法庭”等预约远程视频开庭,当事人双方可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举证、质证、答辩与陈述。今年以来,“午间法庭”调解案件65件、“上门服务”39件、视频开庭286件,赢得群众称赞。
“汪桥人民法庭切实发挥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桥头堡’作用,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解决在基层、调解在线上,全力打造‘前端重合力、中端强质效、末端促履行’多元解纷办案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采访期间,该法庭庭长赵曾行深有感触。
“‘定制服务’体现出‘脚下有泥、心中有民’。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商城县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便民、利民、惠民,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商城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邹涛说。
人大代表看法庭:
近年来,我切身感受到汪桥人民法庭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敬业爱民的法官队伍,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心系人民、无私奉献受到群众赞扬。特别是汪桥人民法庭重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形成了人大监督与法院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为辖区内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作出了多种创新举措,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优质的司法服务。
商城县人大代表 徐进宝
记者手记
为“个性化”服务点赞
□段黎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汪桥人民法庭用心办好每一件案件,认真回复人民群众的每一个期待,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创新服务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
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为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8小时外个性化定制司法服务。同时,秉承“便民+智能”的理念,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自动关联;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形成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体,诉讼服务网、巡回办案等多种渠道延伸的一体化诉讼服务新格局,实现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让司法服务用“智慧”解民忧,开创新时代诉讼服务新格局。
迈出的是脚步,赢得的是民心。截至2024年10月,该法庭共受理案件935件,结案877件,结案率93.8%。创新举措屡屡“破圈”,暖心服务获真情“点赞”,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