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乐
“青枝绿叶我的房,青石板上我的床,杀退敌人回山岗,一觉睡到大天亮……”昨日,记者循着这首传唱至今的红军歌谣,走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站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何氏祠前,吹着鸡笼山脚下带着茶香扑面而来的阵阵山风,青砖瓷瓦,绿苔片片,历史的凝重感油然而生。
“这里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现已成为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馆名由国家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于1998年题写。”何家冲景区讲解员位贝贝自豪地领着我们走进何氏祠。
纪念馆正厅里的主题浮雕墙熠熠生辉,是由长征中的鄂豫皖苏区领导人和红二十五军将领们的群体半浮雕组成,他们在红旗的引领下,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看着浮雕上一张张英勇坚毅的脸庞,时光仿佛回到了90年前那段号角激昂、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
1934年11月16日夜,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何家冲千年古银杏树下集结,告别大别山的父老乡亲,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并取得了伟大胜利。红二十五军同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几支长征队伍一起,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陈列柜里,一封毛泽东同志写给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的借款信,让每个参观者都为之驻足。信上写着:“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2500元。”当时已经是寒冬腊月,部队过冬需要的棉袄棉被还都没有购置,即便如此,徐海东依然慷慨解囊,从仅有的7000块银圆中拿出5000块银圆送给中央红军。
“毛泽东同志曾称赞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位贝贝讲解道,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不仅仅是创造了几个“唯一”,更重要的是主动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积极巩固西北根据地,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扎在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座建筑、一盏油灯、一封信件、一张照片、一把刺刀……每一件文物都是革命无言的见证者,它们像革命岁月里的一盏盏明灯,穿越时空,为我们照亮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照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前行的新时代新征程之路。
沿着小路行至村口,历经岁月洗礼的“红军碾”静静伫立在此,在时间的年轮下,一圈又一圈转动着,依旧诉说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这盘碾,就是当时全村300多口人和2000多名红军战士的粮食加工厂,3头毛驴辗一整天的米,也只够红军战士吃3顿干饭、两顿稀饭,可军民们依然渡过了难关。乡亲们都叫它‘红军碾’。”说起红二十五军的往事,村民颜大妈如数家珍。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一处遗迹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走过一段长廊,靠近稻田的一边有口老井,这就是“红军井”。井口的石头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当年,红军战士们在这里取水,清凉的井水滋润了他们干渴的喉咙和疲惫的身躯。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那一声声水桶的碰撞声,仿佛还在眼前穿梭、在耳边回荡。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这口“红军井”的井水依然清澈甘甜,时刻提醒着后人不要忘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不要忘记红军战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革命文物既要传承保护好,更要活化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这些历史都很早就了解,但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琢磨、吸取营养,从中去提炼、去升华我们的领悟。”
如今,罗山县持续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利用,整理修缮何家冲革命遗址和纪念地,不断创新呈现方式、提升展陈水平、讲好红色故事,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红色旅游之中,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激扬奋进力量的深厚滋养。
站在古银杏树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的宣言犹在耳畔。历史的回响和新时代产生的共鸣,直抵人心。它们以一种无声却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将红军长征那波澜壮阔的精神具象化,也见证着红色何家冲更加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