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黎明)近年来,固始县紧盯村级阵地管理使用,持续提升村级阵地建设水平,在优化便民服务上精准用力,推进阵地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持续优化,凝思想、暖民心、聚人气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党建引领凝思想,强化政治功能。该县持续规范基层阵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自筹资金、先建后补。县委组织部每年从代管党费中下拨100万元,按照新建不超过10万元、改扩建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郭陆滩镇九桠村党群服务中心建于20世纪60年代,年久失修,影响正常办公,全村433户群众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现金54万元、捐赠办公物资6万余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新建,县委组织部及时兑现奖补10万元。用好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场所资源,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农技培训、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群众满意度。
建强堡垒强支撑,提升融合效能。该县持续优化阵地服务功能,因地制宜设置各类功能室,打造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让群众方便来、愿意来。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爱心驿站,配备茶水、休息桌椅、急救医药箱、雨伞等,为村内群众、公益性岗位人员、过路人群提供休息场所。对村级广场进行硬化、美化、绿化,节假日期间作为免费临时停车场,农忙时间为群众提供晾晒场地。深入开展标牌整治工作。规范设置党群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印发《固始县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指导手册》,对目录内可悬挂标识标牌的大小尺寸、字体颜色等进行统一,并作为基层开展工作的“口袋书”。为方便工作开展,要求各村(社区)功能室统一制作可抽拉式标识牌,对不在目录内的标识标牌,坚决进行拆除;对在目录内的标识标牌,结合功能室设置,进行合理悬挂。规范村务党务公开,推行落实“阳光村务”,规范设置党务、村务公开栏,对“三资”管理、低保户纳入、党员发展等信息,按规定及时公开更新,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提升村党组织公信力。
强化保障暖民心,优化服务模式。该县聚力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加强村级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推行便民服务“综合岗”工作模式,推行人员轮岗、业务轮训等机制,在服务群众业务方面做到“全岗通”。在保证正常办公基础上,推动村“两委”干部实行集中集约办公,公示值班表和联系方式,每日安排干部坐班值日,确保群众到村“找得到人”。构建“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柜台式便民服务场所,整合公示村级可办事项清单和涉农政策,加强为民服务功能,形成了“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县、乡、村三级工作无缝连接。明确办理事项和办事流程,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每个行政村划分3个至5个基础网格,每名村“两委”干部分包1个网格,采取“一网通”全覆盖模式,干部下沉网格,上门服务群众,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建立群众服务微信群,开展网上便民服务工作,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远程辅导等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