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兴平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职业教育之“大者”。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家庭、学校、产业构成的链式开放发展体系,家庭与学校、学校与产业共处于矛盾同一体,在这个矛盾同一体中,供给与需求作为一条主线贯彻始终。在这个体系中,家庭、学校与产业三者紧密相连,共同作用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它们之间既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也面临诸多矛盾与挑战。
首先,要处理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这种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职业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还涉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千千万万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信念,送儿女上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环境。一方面,家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是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重要一步。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家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这有助于家长与学校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家长也能更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包括孩子的优点、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家长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进步,也是家校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双向的沟通,不仅有助于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还能增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当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趋于一致时,他们就能更加协调地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最终,这种紧密的家校联系将极大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得到关爱、支持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动力将更加强劲,自信心将更加坚定,社交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和提升。家校共育的模式将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栋梁。另一方面,面对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成长需求,学校确实应当积极推动家校一体、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以促进家风与校风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理解,还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持。首先,学校应当主动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如家长会、家校联系册、微信群等,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通过这些渠道,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计划、活动安排以及孩子的在校表现,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倡导家校共育的理念,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管理事务。例如,可以邀请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或者举办家长工作坊、讲座等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长规划,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致、方法互补。此外,学校还应当注重家风与校风的良性互动。家风是家庭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价值观塑造。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优秀的家风传统,同时将这些传统融入学校的校风建设中。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促进校风与家风的相互融合和共同提升。
其次,在家庭、学校、产业复杂而动态的互动网络中,学校作为桥梁与纽带,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将家庭对子女的期望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学校中,学生的双重身份——既是消费者也是受教育者——与学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双重身份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要发挥好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课程主战场、教师主力军作用:(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德的重要使命。应做到: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举办家长会、家校联系会等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应做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确立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办学“天花板”被打破,打通了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断头路”,激励更多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推动建设好高素质劳动大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应做到: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衔接,避免重复和脱节。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应做到: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楷模;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最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并成功就业,不仅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更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在这一背景下,融合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双赢发展。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根据市场需求调研结果,灵活调整专业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前沿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二)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同时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新产品研发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孵化器等设施,为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指导服务,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孵化新项目、新企业。(四)与企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分享行业动态、技术进展等信息资源,促进双方共同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在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五)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参与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工作,使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认识到与学校的合作对于培养未来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一)与学校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运作。(二)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支持,如实验器材、软件工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三)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开设讲座、授课,分享实践经验和技术前沿;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四)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五)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在招聘过程中优先考虑合作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六)与学校共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与学校合作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共同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总之,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必然选择。作为职业教育的起点与支撑,家庭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与学校形成良好互动,共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技能培养的主阵地,学校应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技能应用的实践场,企业产业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同时,产业还可以依托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如此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作者系信阳航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