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老人身边的暖心人


——记市民政局派驻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第一书记邹明

□本报记者 李亚云

秋冬之交,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乌桕正红。暖阳之下,轻风送来阵阵欢声笑语。市民政局派驻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第一书记邹明与两名孝心护理员陪同两位老人相谈正欢。红色乌桕与红色马甲相互辉映,成为田野之间最亮丽的色彩。

“有你在,我们心里有依靠,不觉得孤单。”年过八旬的石生贵夫妇拉着邹明的手,就像亲人一般,“开车带着我们去吃饺子宴,吃完了还把我们送回来。逢年过节,米面粮油送到家里,我们老两口心里别提多感激。”

拍拍老人的手,邹明对老人的感情从眼神之中流露出来。自2022年11月驻村开始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以来,他以“戴畈模式”为重要抓手,与村中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村里,我跟老年人的互动有很多。在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我与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们搞服务;在村里,我时常与孝心护理员一起上门参与老年人的护理和陪伴工作,同时对孝心护理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听听老人的需求和意见。”邹明告诉记者。

在此期间,每每遇到老年人需要帮助,邹明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上个月,我腰椎间盘突出,疼得下不了床,是邹书记开着他自己的车,和孝心护理员一起把我送到医院的。他们在医院守着我,治疗完又把我送回家,对我非常贴心。”闵秀英老人告诉记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邹明的心中,还装着更多的老年人。“在农村地区,实现老年助餐是一件重要的民生实事、好事。今年,我们在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进行实践和探索,把助餐成本、老年人的需求等情况摸清,进而为全市农村地区实施老年助餐提供样本,为进一步完善全市老年助餐机制提供帮助。”邹明介绍。

“沉下心思,扎扎实实为民服务;拓宽路子,发展产业强村富民;纾困解难,照顾好村中老年人。这是我一直在践行的工作信条,也是戴畈村一届届第一书记接续努力的目标。我们都有一个最质朴的愿望,那就是想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采访最后,邹明动情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